腹針療法
作 者:薄智雲 著 著
出 版 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08月01日
頁 數:228
裝 幀:精裝
ISBN:9787513210843
內容簡介
腹針療法是從中醫的理、法、方、穴出發,透過在腹部進行針刺調節臟腑、經絡以治療全身疾病的一種新的針灸方法。 具有簡單、易行、安全、適應證廣等優點,自該療法推廣以來,受到針灸界同仁及專家的普遍關注。 《腹針療法(精)》是作者薄智雲根據20多年的臨床經驗編輯而成。 腹針是以神闕布氣為核心所形成的宏觀調控系統。 作者認為,神闕系統可能是形成於胚胎期的調控系統,也是經絡系統的母系統,因此,具有向全身輸布氣血的功能與對機體宏觀調控的作用,這不僅是敷臍療法的基礎 ,也是腹診與腹針療法的基礎。 書中對上述的理論不僅從中醫經絡而且從現代醫學角度進行了詳盡的剖析,並以一種全新的觀點與方法奉獻給讀者。 書中也列舉了大量的疑難案例進行分析,以期達到使讀者融會貫通,易於掌握的目的。 具有較高的可讀性與實用性。 腹針療法既有傳統針灸治療的特點,又有自身診治的特色,廣泛適用於各年齡層的人。 對於小兒,如採用指針亦同樣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作者簡介
薄智雲 著 著
薄智雲先生,山西太原人,腹針發明人、腹針療法創始人: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傳承特別貢獻獎」全國百老名醫之一;北京薄氏腹針醫學研究院院長、廣東省中 醫院腹針研究所所長、中國針灸學會腹針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自然療法專業委員會顧問、歐洲中醫藥專家聯合會顧問;廣西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福建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 、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特聘專家;「中醫哲學沙龍」召集人。 1969年從醫至今。 1970年於長治鋼鐵公司員工醫院開始研究建構腹針,1992年完成腹針療法體系的創建。 1994年成立山西省針灸研究所腹針研究室,開始在國內外推廣腹針療法。 腹針療法先後被列為重量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重量中醫藥科技推......
目錄
●第一章腹針療法概論
第一節腹針的形成
一、傳統針灸面臨的困擾
二、偶然奇效的啟迪
三、腹針的探索與形成
第二節腹針的機理
第三節腹針的特點
第二章腹部解剖
第一節前腹壁表面解剖
一、前腹壁表面標誌
二、前腹壁表面分區
第二節腹部的形狀和髒器的體表投影
一、腹部的外形
二、臟器的位置及其體表投影
第三節前腹壁分層局部解剖
一、皮膚
二、淺筋膜以及淺層血管、淋巴管和皮神經
三、腹外斜肌筋膜
四、肌肉層和在肌肉層中通行的神經血管
五、(腹)橫筋膜
六、腹膜外脂肪
七、腹膜壁層
第四節臍
第五節腹膜
一、腹膜的生理特性與臨床意義
二、腹膜構成的韌帶、網膜及系膜
第三章腹部的經穴、經外奇穴與新穴
第一節腹部穴位的取穴方法
一、水平線,比例寸
二、以任脈為中心標記
第二節腹部的經穴、經外奇穴和新穴
第三節腹穴的基本特點
第四章腹針的中醫學基礎
第一節陰陽五行學說
一、陰陽學說
二、五行學說
第二節臟腑學說
一、五髒
二、六腑
三、臟腑之間的關係
第三節經絡學說
一、經絡學說概述
二、經絡的生理及應用
三、現代對經絡實質的研究
第五章腹針的原理
第一節中醫對腹部的認識
第二節神闕布氣說與腹針的關係
一、臍的形成與神闕的功能
二、中醫對臍週的認識
第三節腹針對身體穩態的影響
第六章腹針的定位及取穴特點
第一節循經取穴法
第二節定位取穴法
一、定位取穴法的內容
二、腹部的全像影像特點
三、定位取穴法的特點
第三節八廓辨證取穴法
一、八卦的內容
二、八廓的定位及辨證取穴法
第七章腹針的臨床應用
第一節腹針的適應證、禁忌證
一、腹針的適應證
二、腹針的禁忌證
第二節腹針的針刺手法
一、針具的選擇
二、進針的深度
三、針刺的手法
四、常用的針刺法
第三節腹針的常用處方
一、天地針的組成及適應證
二、引氣歸元的組成及適應證
三、腹四關、調脾氣、風濕點的組成及適應證
第八章常見病症的腹針治療
一、上呼吸道感染
二、頭痛
三、落枕
四、肩凝症
五、肘、腕痛
六、頸椎病
七、腰背痛
八、膝關節痛
九、眩暈
十、中風
第九章近年來腹部穴位的研究與臨床應用
一、神闕的研究與臨床應用
二、關元、中脘、氣海的研究與臨床應用
三、其他腹穴的研究與臨床應用
附錄:近年來發表的腹針論文
一、腹針臨床現象對經絡的思考
二、談談腹針療法
三、腹針療法的處方特點
四、腹針療法之我見
五、腹針帶來的啟示與思考
六、病毒性腦病變致失明驗案—
七、腹針對腦出血腦外傷術後昏迷的促醒復健
八、腹針治療頸椎病變50例
九、以腹針為主治療中風後遺症50例臨床觀察
十、腹針治療中風偏癱44例
十一、腹針治療腦動脈流速異常89例
十二、腹針治療中風偏癱82例
十三、腹針對腦中風患者的復健作用
十四、腹針加理療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變臨床觀察
十五、腹針治療頸椎病變73例
十六、腹穴治療脾腎兩虛頸椎病
十七、腹針為主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50例療效觀察
十八、腹針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病變23例
十九、幾種常見風濕病的腹針治療
二十.腹針療法調衝任治療繼發性閉經33例的臨床報道
二十一、應用腹針療法治療疾病的體會
二十二、應用「引氣歸元」法腹針治療更年期症候群86例療效觀察
二十三、腹針配合夾脊電針治療脊髓性截癱案
二十四、腹針治療小兒腹瀉100例
二十五、腹針療法治療夜間頻尿58例體會
二十六、診斷對腹針療法重要性的點滴體會
二十七、薄氏腹針治療電光性眼炎6例
二十八、腹針配刺絡拔罐治療難治性帶狀皰疹
二十九、薄氏腹針減肥的臨床體會
三十、腹針治療驗案三則
主要參考文獻
砥礪腹針行
作 者:薄智雲 著
出 版 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8月01日
頁 數:144
裝 幀:平裝
ISBN:9787513263269
內容簡介
腹針是一種在近二十年國內外廣泛傳播的安全、無痛、高效、快速的一種新的針灸方法。 國內外對腹針的關注有所不同:有的關注於腹針的療效,有的更關注於腹針發現的先天經絡給未來醫學帶來的:腹部是人類第二大腦的歷史久遠的影響與 價值。
腹針溯源以紀實與口述史的形式真實地再現了五十多年來,腹針在中國文化影響下,用中醫理論建構的一種新的思維模型的來龍去脈。 腹針體現的「對話古今,溝通中外」新的醫學方式。 西方醫學界認為將會帶來醫學的革命。 書中披露了許多醫學界鮮為人知的人體生命法則。
本書以紀實故事的方式講述如何解構中醫經絡的形成,用簡單易懂的語言為大家揭開千古經絡之迷。 在不違背史實的前提下,力爭做到:科普性、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哲理性與真實性。 使大家透過了解腹針療法的來龍去脈,認識中國文化與中醫思維方式的神奇魅力為建立文化自信盡綿薄之力。
本書適合中國文化愛好者與醫學愛好者閱讀,對於中西醫學生,了解中醫也有一定的啟蒙作用。 同時也是從中醫發展的側面,了解中國現代人文社會變遷的自傳紀實小說。
作者簡介
薄智雲是中國著名中醫針灸學家,腹針發明人,腹針療法創始人。 首批「中華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得主。 中國「百老」之一,學術經驗繼承人指導老師。 中國針灸學會腹針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薄氏腹針醫學研究院院長、廣東省中醫院腹針研究所所長、廣西中醫學院客座教授、全歐洲中醫藥專家聯合會學術顧問、美國腹針醫學 會資深顧問、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自然療法專業委員會顧問。 從事針灸臨床研究40餘年,在針灸學科的許多領域都有較強的醫、教、研能力,發表和交流論文數十篇,專著《腹針療法》、《腹針掛圖》和科普《腹針 無痛治百病》受到大家的追捧。 使針灸適應症得到了很大的拓展,腹針被人們稱為「奇效腹針療法」。 現在,薄老的學生3,000餘人遍及全國、港、澳、台地區以及美國、法國、義大利、新加坡、希臘、韓國、英國、挪威、荷蘭、加拿大等30多個國家。 腹針療法在神州大地和世界不同角落開花結果。 許多歐洲的患者都把薄教授的手稱為「上帝之手」。 這樣一雙神奇的上帝之手正在用祂的魔力為世界帶來新的希望。
目錄
●第一章 人文生態1
回首往事2
艱苦歲月3
青年歷練8
略談家風11
第二章 家學淵源16
父親的影響16
母親的調教19
環境薰陶21
淡泊明志22
第三章 從醫之路24
產生興趣24
小試牛刀26
貴人幫27
曲線醫學29
臥薪嘗膽31
小荷露角32
潛心學藝33
……
出版社: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11116
版次:1
商品編碼:1108182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2-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10
內容介紹
本書是一本針對廣大非醫學專業人群的科普性醫學讀物,目的在於透過淺顯易懂的非醫學專業語言,使更多的人了解腹針為什麼無痛,以及腹針與疾病治療的關係。 《腹針無痛治百病》(作者薄智雲)是一本面向大眾的科普性醫學讀物,目的在於透過淺顯易懂的非醫學專業語言,使更多的人了解腹針與疾病治療的關係, 同時 使廣大的非醫學專業人群也了解相關疾病的發生和發展的情況,指導一般人群對疾病的一般保健和養生,提高全民保健意識。 《腹針無痛治百病》共七章,章闡述腹針的一般原理,第二章至第七章以病種為章節,分別闡述每種疾病的病因、機理、治療及腹針治療情況, 為了加深理解,每種疾病附上相應腹針治療的具體病例,後配以藥膳食療以幫助大眾進行飲食保健。
目錄
第一章 腹針基礎理論與操作原則
第一節 邁向世界的無痛針灸新療法
第二節 腹部還有一個“大腦”
第三節 中醫如何認識“腹部的大腦”
第四節 從經絡的起源談腹部大腦的形成
第五節 腹針「不痛」的原理
第六節 腹針的特點
第七節 腹針的常用穴位取穴方法
第八節 腹針操作方法和針刺手法
第九節 預防與保健中採用的其他替代方法
第二章 心血管疾病
第一節 腹部針對冠心病的治療和保健
第二節 腹部針對高血壓病的治療與保健
第三章 精神神經疾病
第一節 腹部針對中風的治療與保健
第二節 腹部針對帕金森氏症的治療和保健
第三節 腹部針對緊張型頭痛的治療與保健
第四節 腹針對偏頭痛的治療與保健
第五節 腹部針對三叉神經痛的治療與保健
第六節 腹部針對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治療與保健
第七節 腹部針對失眠的治療和保健
第八節 腹針對憂鬱症的治療與保健
第九節 腹部針對小兒神經性頻尿的治療與保健
第十節 腹部針對多汗症的治療和保健
第四章 消化系統疾病
第一節 腹部針對膽囊炎的治療與保健
第二節 腹部針對小兒消化不良的治療及保健
第三節 腹部針對功能性便秘的治療與保健
第五章 婦科疾病
第一節 腹部針對更年期症候群的治療與保健
第二節 腹部針對子宮肌瘤的治療與保健
第三節 腹部針對經痛的治療與保健
第四節 腹部針對月經不規則的治療和保健
第五節 腹部針對閉經的治療和保健
第六章 骨科疾病
第一節 腹針對頸椎病的治療與保健
第二節 腹部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與保健
第三節 腹部針對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與保健
第四節 腹部針對肩周炎的治療與保健
第五節 腹針對網球肘的治療與保健
第六節 腹部針對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與保健
第七節 腹部針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與保健
第八節 腹部針對痛風的治療與保健
第七章 其他疾病
編者寄語
精彩書摘
1.中藥復原治療對半身不遂者,在軟癱期多使用有益氣活血通絡作用的補陽還五湯加減;在硬癱期多用有養血平肝息風活絡作用的四物湯合天麻 鉤藤飲加減。 對語言障礙者,常用有祛風化痰作用的解語丹加減;腎虛者合用左歸飲加減。 老年癡呆者,常用益脾腎、補腦髓、化瘀豁痰開竅的河車大造丸、合安腦丸。 在藥物的加減選用和每味藥的用量方面,我們都有突破,這是療效高於傳統用藥的關鍵。
2.針灸康復法除用常法取穴外,我們多採用針刺某些特效穴確能提高療效,如下肢癱軟針隱白、肩關節不能活動者針對側“中平穴”,腿不能 提起者刺「提腿穴」、頸部無力者針「筋縮」等。 在針刺手法上,要求每針都能出現酸痛脹或定向走竄的感覺,對有些穴位,如軟癱針隱白時應讓患肢出現抽動抬腿動作則療效會明顯迅速。 若配合靈龜八法按時取穴法往往會出現奇效。 由於採用了不同於傳統取穴的特效穴法和特殊的針刺手法,使殘肢功能的恢復上了新台階。
3.科學的運動功能訓練包括肢體的被動運動、主動運動和阻力運動,以及「作為康復治療法」等。 這套現代康復醫學運動功能訓練方法,應在康復技師的指導下,根據不同病情採用不同方法進行。 這項康復醫學中發展出來的新技術,目前即使在最大的醫院裡,能夠掌握和運用的醫生還為數甚少。
4.其他復原方法如:「中風治療儀」的運用、在被動運動期配合推拿復原法、氣功誘導復原法等,都有一定效果。 重視心理治療,建立病人良好心理狀態,使患者主動參與進行肢體運動的復原訓練,對殘疾功能的恢復也極為重要。 這裡還應包括一項“康復護理”,以便配合實施康復計劃的完成,也可防止患者二次傷殘的發生。
NT$1690
中國古代兵器大百科+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藝術(共2冊)
NT$1798
造像印藝述+佛教造像手印 (共2冊)
NT$1259
2024 敦煌日曆 煌曆
NT$1790
經典座椅設計(日) 織田憲嗣
NT$1175
漢畫故事 刻在石頭上的記憶
NT$1190
山西古建築地圖(全彩圖解)附贈 地圖
NT$1980
發現漢字/圖說字源(精裝2冊)唐漢 漢字文化研究 中華文化漢字發展史 方塊字發展起源 甲骨文象形文小篆隸書 文字演變 漢字象形字典
NT$2590
明清武術典籍珍本輯釋(1-4輯)
NT$1780
武當道醫 臨證靈方妙法(全七本)
NT$1369
【全套3冊】 《攝生消息論》+《養性延命錄》+《養生秘旨》
NT$1539
白天臨證 夜間讀書:經方治療疑難病實證+方證辨證解傷寒(共2冊)
NT$1660
天醫實錄上中下三冊合訂本 繁體豎排
NT$1860
品藥內證實錄 第一本人體內證學中藥書 反覆嘗藥歸納總結
NT$1890
古文詞類篹(精)全三冊 繁體豎排 [清]姚鼐編
NT$1398
【全5冊】《蠢子醫》+《湯頭歌訣》+《醫學三字經》+《瀕湖脈學》+《藥性賦》白話解口袋書
NT$1298
故宮日曆2024 兒童版 內附小龍如意捲軸+固體膠棒 龍年日曆 故宮日曆 龍年日曆 生肖龍
NT$1359
敦煌日曆2024 甲辰龍新年日曆中國傳統文化掛曆 敦煌美術研究所366日
NT$1550
平衡針刀 十八術式+針刀心悟 針刀鬆懈術診治經典筋病傳承創新實錄(共2冊)
NT$1980
奇門心法秘纂 繁體豎版(宣紙線裝一函三冊)中國古代珍本術數叢刊
NT$1995
腹證奇覽+腹診與經方+折衷派腹診+經方使用標準 (共4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