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詳情請聯繫客服,祝您購物愉快!
立即下單

腹證奇覽+腹診與經方+折衷派腹診+經方使用標準 (共4冊)
NT$ 1995  

腹證奇覽+腹診與經方+折衷派腹診+經方使用標準 (共4冊)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腹證奇覽(日)稻葉克,(日)與久田寅 

原著;梁華龍,陳玉琢,陳寶明 編譯 著

出 版 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頁 數:288 

出版日期:2017年03月01日 

裝 幀:平裝 

ISBN:9787513240062


內容簡介

《腹證奇覽》為傷寒派腹診的代表作之一,同時融入了難經派腹診的部分內容;圖文並茂,互明腹診之法;理術同論,詳細闡述方證之規:比較 客觀而全面地總結了腹證的辨證論治規律,被日本漢方醫家奉為圭臬。 《腹證奇覽》頗得傷寒大家劉渡舟先生讚賞。

目錄

●總論

一、腹證診察方法及圖解

二、《內經》診尺圖解及診尺左右內外上下三部圖

三、仲景腹證部位及周身名目、三陰三陽、表裡內外圖解

四、腎間動氣說及圖解

五、動悸辨證(附治法略案)

六、腹中諸塊辨證及治法(附方九首)

各論

桂枝湯類方證

一、桂枝湯證圖解

二、桂枝湯證頭項強痛圖解(附三方及項背強急異同辨)

三、桂枝湯證氣上沖腹拘急圖解

四、桂枝甘草湯證圖解(附一方)

五、芍藥甘草湯證圖解(附一方)

六、桂枝加芍藥湯證圖解(附二方)

七、桂枝加附子湯證圖解(附瘡家骨節疼痛證圖解)

八、桂枝去芍藥湯證圖解(附三方及胸滿諸證辨)

九、烏頭桂枝湯證圖解(附二方)

十、桂枝加龍骨牡蠣湯證圖解(附一方)

十一、桂薑棗草黃辛附湯證圖解(附一方)

十二、甘草附子湯證圖解(附二方)

十三、桂枝加黃耆湯證圖解(附四方)

十四.當歸四逆湯及加吳茱萸生薑湯證圖解

十五、風引湯證圖解(附一方)

十六、金匱甘草湯證圖解

十七、土瓜根散方證圖解

麻黃湯類方證

一、小青龍湯方證圖解(附二方)

二、越婢湯證圖解(附五方)

三、葛根湯劇證圖解

柴胡湯類方證

一、柴胡湯諸方辨證

二、小柴胡湯證圖解(附胸脅膨脹證圖解)

三、大柴胡湯證圖解(附三方)

四、大柴胡湯證、甘草乾薑湯證合圖解

五、柴胡加芒硝湯證圖解

六、柴胡桂枝乾薑湯證圖解(附二方)

七、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圖解

八、四逆散證圖解

梔子豉湯類方證

一、梔子豉湯證虛實辨

二、梔子豉湯證圖解(附七方)

瀉心湯類方證

一、大黃黃連瀉心湯證圖解(附三方及辨心煩諸證)

二、半夏瀉心湯證圖解(附一方)

三、甘草瀉心湯證圖解

四、黃連湯證圖解

五、黃芩湯證圖解(附三方)

六、旋覆花代赭石湯證圖解

承氣湯類方證

一、大承氣湯證圖解

二、調胃承氣湯證圖解

三、厚樸三物湯證圖解

四、厚朴大黃湯證圖解

五、厚樸七物湯證圖解

六、桃核承氣湯證圖解

七、桃軍圓方證圖解

八、抵當湯或抵當丸證圖解

九、橘皮大黃芒硝湯證圖解

十、下瘀血湯證圖解

十一、大黃硝石湯證圖解

十二、鶴丸證圖解

十三、大黃牡丹皮湯證圖解

十四、瘡毒家陰莖腐落證圖解

十五、大黃附子湯證圖解

十六、大陷胸湯證圖解

十七、大陷胸丸證圖解(附一方)

十八、瘕痼丸證圖解

十九、磁石丸證圖解

白虎湯類方證

一、白虎湯證圖解(附二方)

二、竹葉石膏湯證圖解(附一方)

十棗湯類方證

一、十棗湯證圖解

二、甘遂半夏湯證圖解

三、大黃甘遂湯證圖解

四、鶴家甘遂桃花湯證圖解

五、小陷胸湯證圖解

建中湯類方證

一、小建中湯證圖解(附二方及虛勞、勞咳辨)

二、大建中湯證圖解

三、當歸建中湯證圖解

四、人參湯證圖解

五、理中加附子湯證圖解

六、人參去術加桂湯證圖解

七、桂枝人參湯證圖解(附心下痞硬諸證辨及人蔘說)

八、吳茱萸湯證圖解(附一方)

九、黃土湯證圖解

十、附子粳米湯證圖解

十一、補中益氣湯證圖解

十二、六君子湯證圖解

……

苓桂劑類方證

四逆湯類方證

真武湯類方證

奔豚湯類方證

其他方證



腹診與經方

王克窮,王斑 編

出 版 社: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頁 數:360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01日 

裝 幀:平裝 

ISBN:9787537760089


內容提要

本書從腹診的源流、 原理、方法及常見腹診入 手進行講述,後用框架圖 將腹診與經方相結合,使 之一目了然。 書中所選 醫案,雖為佐證,意在為 同行後學有所幫助,使診 斷多一技,辨證多一術, 用方多一證(腹證),臨 床多一效。 但一方具有多 種腹證,遂以框架圖的形 式加以歸納,以窺全貌。

      無庸諱言,腹診只是「四診」中切診的一部分,切不可以偏概全,而臨證處方用藥之時,建議使用經方本源劑量,並嚴格遵守方後注,還經方本來 面目,實為中醫臨床診療之重要參考書。

目錄

章 中醫腹診的基本概念、源流與發展

節 中醫腹診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中醫腹診的源流與發展

第二章 中醫腹診原理

節 腹診與藏象理論

第二節 腹診與經穴理論

第三節 腹診與氣血津液理論

第三章 中醫腹診的方法

節 腹診分區

第二節 腹診的診法

第四章 重點腹診及常見腹證

節 心下腹診及常見腹證

第二節 脅部(包括脅下)腹診及常見腹證

第三節 少腹腹診及常見腹證

第四節 小腹腹診及常見腹證

第五節 臍部腹診及常見腹證

第五章 腹診與經方

節 心下痞

第二節 心下滿

第三節 心下痞硬

第四節 心下痞堅

第五節 心下石硬

第六節 心下支結

第七節 心下按之則痛

第八節 依之心下滿痛

第九節 依之心下硬

第十節 按之心下濡

第十一節 心悸

第十二節 胸脅苦滿

第十三節 脅痛

第十四節 胸滿

第十五節 少腹急結

第十六節 少腹拘急

第十七節 少腹如敦

第十八節 少腹不仁

第十九節 少腹硬滿

第二十節 少腹腫痞

第二十一節 臍動悸

第二十二節 腹痛

第二十三節 腹脹滿

第二十四節 腹皮拘急

第二十五節 瘀血性腹徵

第二十六節 正中芯疼痛

第六章 腹診與臨床處方用藥

大柴胡湯

小柴胡湯

大承氣湯

小承氣湯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理中湯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

五苓散

真武湯

腎臟氣丸

黃芩湯

柴胡桂枝乾薑湯

第七章 正確評價腹診

方劑索引

折衷派腹診 日本漢方腹診選編

李文瑞 李秋貴 著 李文瑞,李秋貴 編

 出 版 社:學苑出版社 

頁 數:570 

出版日期:2017年02月01日 

裝 幀:平裝 

ISBN:9787507751871


內容簡介

       “漢方腹診選編”,是編譯者在已蒐集到的100餘部漢方腹診書籍中的基礎上,遴選目前在漢方界影響較大的三派代表作中有實用價者。 所選各派腹診書多達60餘部,總字數150餘萬字。 以江戶時代以來,腹診學派「難經派」、「傷寒派」和「折衷派」名稱,冠名《難經派腹診》、《傷寒派腹診》和《折衷派腹診》分 三冊,以「漢方腹診選編」系列出版。 《傷寒派腹診》、《難經派腹診》已分別於2010年及2013年正式出版,今次出版《折中派腹診》。 此書共選用《眾方規矩秘錄百箝條(內題:百腹圖說)》、《醫學典刊》、《淺井南溟先生腹診傳》、《腹診略》、《腹診辨》、 《腹證診法前編》、《腹診口訣》、《腹診講義》、《腹診秘錄》、《願亭腹診》、《三越先生腹診傳》、《古訓醫傳?-腹 候辨》、《叢桂亭醫事小言》、《東郭人診訣》等14本折中派系腹診書籍。

        編譯“漢方腹診選編”系列叢書之目的,是擬將中國古代醫學經典中的腹診這“一朵鮮花”,在“結了果”的漢方腹診理論體系和臨證實踐經驗, 介紹給國內中醫界同道,採長補短,為我所用,以期在臨證實踐中,完善腹診理論,提高臨證診斷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務於疾病治療使然。

目錄

前言

主譯者簡介

編寫說明

導論

目錄

正文

章 百腹圖說(內題:眾方規矩秘錄百條)

第二章 淺井南溟先生腹診傳

第三章 醫學典刊

第四章 腹診略

第五章 腹診辨

第六章 腹證診法·前編

第七章 腹診口訣

第八章 腹診講義

第九章 腹診秘錄

第十章 願亭腹診

第十一章 草劊三越先生腹診秘傳

第十二章 古訓醫傳‧腹候辨

第十三章 叢桂亭醫事小言·腹候

第十四章 東郭診訣

附錄

《諸病源候論》腹候摘摭

《通俗傷寒論》與腹診

回顧

腹診腹證腹候圖索引

【作者簡介】

      擔任主譯及審校的李文瑞教授,通曉日文。 自小學至大學時代,均接受語授業。 1978年初次受邀訪問,在東京逗留1個月,與漢方界、西醫界廣泛交流學術。 同時也與原日籍老師、老同學相繼會面,恢復了師生和老同學關係。 其後,由1982年至今,每年都多次受邀訪問,進行醫學學術交流,有時參加學術研討會,有時在大型學術研討會上進行專題演講,深受日方醫界歡迎,相當好評,堪 稱中日醫學交流一位使者。 編譯組成員張根騰、李秋貴、趙展榮、王凌、張軍、吳翥鏜等6人,均參加正規的衛生部醫院東方日語訓練中心,脫產1年時間專攻語。 李怡主任醫師在北海道札幌醫科大學附屬病院進修1年;王凌主任醫師隨後又在該院進修3年,並獲得醫學博士學位;李秋貴主任醫師在大阪藍野病院門診部進行漢方醫學授業 與診治疾病1年;張根騰主任醫師短期15日訪問東京,並參加第39屆糖尿病學會年度集會,發表「中醫治療糖尿病經驗」論文。 再者,黃飛、範婷、常婧舒、石楊等主治醫師擔任了大量掃描、影印、印刷、整理和編輯工作。

【精彩書摘】

       漢方腹診之源流,起於平安時代(794~1192),發展於江戶時代(1603~1868)。 漢方醫家有誌之士,遵照《內經》、《難經》和《傷寒雜病論》等中國古醫籍中的腹診、腹候和腹證記載,應用於臨證,並在實踐中不斷總結 經驗,逐漸形成了理論體系,從而興起書立說。 而後,漢方腹診家又分為三個派系,即「難經派」、「傷寒派''和」折衷派「,這三派對漢方腹診的發展貢獻各有千秋。經查閱有關資料,現存 腹診書約150~180餘部,其中部分正式刊行,大部分為手抄本,尚有少部分謄寫本。這些書籍,散在各級圖書館或私人珍藏。

       李文瑞教授潛心學習與蒐集漢方腹診書籍,於1978年初次訪問東京以後,多次赴日訪問。 他於1980年10月訪問北里東洋醫學綜合期間,其恩師矢數道明先生贈送珍藏漢方腹診書30部複印本,大塚恭男先生贈送家藏腹診書20餘部複印本,加上其他友人贈送 和在幾家圖書館複印,先後共蒐集到手100餘部。

       編譯《漢方腹診選編》,李文瑞教授是在已蒐集到的100餘部漢方腹診書籍中,依據3個原則:①遴選三派之代表作;②目前在漢方界影響較大者;③ 有實用價值者。 我們選中各派腹診書多達60餘部,如再以字數計算,多達150餘萬字。 為此,如將其全部印刷為一冊,閱讀不方便,成本價格亦甚高。 經與出版社協商,擬分《難經派腹診》、《傷寒派腹診》及《折衷派腹診》三冊,以《漢方腹診選編》系列叢書出版。

《傷寒派腹診》、《難經派腹診》已分別於2010年及2013年正式出版,今次出版《折衷者腹診》。 此書共選、用《百腹圖說(內題:眾方規矩秘錄百條)》、《醫學典刊》、《淺井南溟先生腹診傳》、《腹診略》、《腹診 辨》、《腹證診法前編》、《腹診口訣》、《腹診講義》《腹證診號》、《願亭腹診》、《三越先生腹診傳》、《古訓醫學· 腹候辨》、《叢桂亭醫事小言》、《東郭人診訣》等14本折衷派系腹診書籍。

       編譯以上各種古本腹診書,原則上是按原文譯之,個別為摘譯。 尚有方言、俗語之難譯者,語氣曖昧不明了者,則以意譯或直譯。 其例不一,唯要以不失原意。 在翻譯過程中,恪守」信達雅「譯準則,力求保持原著之本色,文字通順,簡明易懂。 原著中所引用經典原文,均係之版本,其中有舛錯,與我國之版本有出入,但基本上保持原貌,留以待查。

經方使用標準 王克窮 著

出 版 社: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頁 數:261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1日 

裝 幀:平裝 

ISBN:9787537759021


內容簡介

本書從《傷寒論》歷代書目、《金匱要略》歷代書目著眼發現問題,然後從統計學入手,結合日本漢方醫學腹診編撰而成,簡潔明快。 透過作者三十年來的臨床使用,安全有效,特別對初學之人或有裨益。

目錄

●經方篇

一、桂枝湯

二、桂枝加葛根湯

三、桂枝加芍藥湯

四、桂枝加大黃湯

五、桂枝加桂湯

六、桂枝加附子湯

七、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八、烏頭桂枝湯

九、桂枝芍藥知母湯

十、甘草乾薑湯

十一、桂枝甘草湯

十二、芍藥甘草湯

十三、炙甘草湯(又稱複脈湯)

十四、小建中湯

十五、大建中湯

十六、黃耆桂枝五物湯

十七、桂枝新加湯

十八、麻黃湯

十九、大青龍湯

二十、桂枝麻黃各半湯

二十一、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二十二、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二十三、麻黃連遼赤小豆湯

二十四、葛根湯

二十五、葛根芩連湯

二十六、越婢湯

二十七、小青龍湯

二十八、射乾麻黃湯

二十九、五苓散

三十、豬苓湯

三十一、苓桂術甘湯

三十二、澤瀉湯

三十三、十棗湯

三十四、葶藶大棗瀉肺湯

三十五、木防己湯

三十六、己椒藶黃丸

三十七、小半夏湯

三十八、大半夏湯

三十九、橘皮竹茹湯

四十、大黃黃連瀉心湯

四十一、附子瀉心湯

四十二、生薑瀉心湯、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

四十三、旋覆代赭湯

四十四、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

四十五、桃核承氣湯

四十六、大黃甘遂湯

四十七、抵當湯(丸)

四十八、下瘀血湯

四十九、大黃?蟲丸

五十、梔子豉湯

五十一、瓜蒂散

五十二、小陷胸湯

五十三、白虎湯

五十四、白虎加人參湯

五十五、白虎加桂枝湯

五十六、竹葉石膏湯

五十七、大承氣湯

五十八、小承氣湯

五十九、調胃承氣湯

六十、大陷胸湯

六十一、大陷胸丸

六十二、麻子仁丸

六十三、大黃附子湯

六十四、三物備急丸

六十五、梔子柏皮湯

六十六、茵陳蒿湯

六十七、小柴胡湯

六十八、柴胡桂枝湯

六十九、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七十、大柴胡湯

七十一、柴胡桂枝乾薑湯

七十二、理中湯(丸)(又稱人參湯)

七十三、麻黃附子細辛湯

七十四、麻黃附子甘草湯

七十五、枳術湯、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

七十六、附子湯

七十七、真武湯

七十八、四逆湯

七十九、當歸四逆湯

八十、白通湯

八十一、吳茱萸湯

八十二、黃連阿膠湯

八十三、半夏散及湯

八十四、柴胡芍藥枳實甘草湯

八十五、白頭翁湯

八十六、桃花湯

八十七、烏梅丸

八十八、防己黃耆湯

八十九、百合地黃湯

九十、腎氣丸(又稱桂附八味丸)

九十一、麥門冬湯

九十二、瓜薌薤白白酒湯

九十三、橘皮枳實薑湯、茯苓杏仁甘草湯

九十四、黃土湯

九十五、柏葉湯

九十六、大黃牡丹皮湯

九十七、薏苡附子敗醬散

九十八、桂枝茯苓丸

九十九、當歸芍藥散

一○○、甘麥大棗湯

一○一、半夏厚朴湯

一○二、膠艾湯

腹診篇

腹證奇覽+腹診與經方+折衷派腹診+經方使用標準 (共4冊)
NT$1995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

您可能會喜歡

  • NT$1690

    中國古代兵器大百科+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藝術(共2冊)

  • NT$1798

    造像印藝述+佛教造像手印 (共2冊)

  • NT$1259

    2024 敦煌日曆 煌曆

  • NT$1790

    經典座椅設計(日) 織田憲嗣

  • NT$1175

    漢畫故事 刻在石頭上的記憶

  • NT$1190

    山西古建築地圖(全彩圖解)附贈 地圖

  • NT$1980

    發現漢字/圖說字源(精裝2冊)唐漢 漢字文化研究 中華文化漢字發展史 方塊字發展起源 甲骨文象形文小篆隸書 文字演變 漢字象形字典

  • NT$2590

    明清武術典籍珍本輯釋(1-4輯)

  • NT$1780

    武當道醫 臨證靈方妙法(全七本)

  • NT$1369

    【全套3冊】 《攝生消息論》+《養性延命錄》+《養生秘旨》

  • NT$1539

    白天臨證 夜間讀書:經方治療疑難病實證+方證辨證解傷寒(共2冊)

  • NT$1660

    天醫實錄上中下三冊合訂本 繁體豎排

  • NT$1860

    品藥內證實錄 第一本人體內證學中藥書 反覆嘗藥歸納總結

  • NT$1890

    古文詞類篹(精)全三冊 繁體豎排 [清]姚鼐編

  • NT$1398

    【全5冊】《蠢子醫》+《湯頭歌訣》+《醫學三字經》+《瀕湖脈學》+《藥性賦》白話解口袋書

  • NT$1298

    故宮日曆2024 兒童版 內附小龍如意捲軸+固體膠棒 龍年日曆 故宮日曆 龍年日曆 生肖龍

  • NT$1359

    敦煌日曆2024 甲辰龍新年日曆中國傳統文化掛曆 敦煌美術研究所366日

  • NT$1550

    平衡針刀 十八術式+針刀心悟 針刀鬆懈術診治經典筋病傳承創新實錄(共2冊)

  • NT$1980

    奇門心法秘纂 繁體豎版(宣紙線裝一函三冊)中國古代珍本術數叢刊

  • NT$1880

    腹針療法+砥礪腹針行+腹針無痛治百病(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