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中國紋樣全集(4卷)
作者:吳山 編著,吳山,陸曄,陸原 繪
出版社:山東美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533027735
字數:400000
頁碼:1689
版次:1
裝幀:盒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
推薦
這一套《中國紋樣全集》真正可稱得上鴻篇巨制,世所。作為我國工藝美術研究領域的泰斗,吳山先生用了畢生精力一點一滴地積累了海量的中國歷代紋樣的手繪資料。在那些資訊和技術均不發達的年代裡,他將硫酸紙蒙在收集來的紋樣、器物圖片上,將紋樣用細筆重墨勾勒描摹下來,繁複的紋樣常常一天只能勾描一幅。長年累月持之以恆,積累了精美絕倫的手描紋樣圖2餘張。出版社收到原稿時,這些手描圖足足有五大紙箱。此等艱苦而精細的功夫,不僅是空前的,可以說在日後也難以再有。本書既是一部研究中國古代紋樣的學術著作、歷史全書,同時又可作為美術設計工作者的專業工具書,深具資料價值和收藏價值。
目錄
中國紋樣全集 新石器時代和商·西周·春秋卷
壹 概說
一、新石器時代紋樣
二、商、西周、春秋時期紋樣
貳 裝飾紋樣的起源探索
一、幾何形紋樣
二、動物紋樣
三、植物紋樣
四、人物紋樣
叁 新石器時代和商、西周、春秋時期紋樣
一、新石器時代裝飾紋樣
(一)陶器紋樣
(二)玉石器紋樣
(三)骨、牙、木雕紋樣
(四)編織紋樣
二、商、西周、春秋時期裝飾紋樣
(一)青銅器紋樣
(二)陶器紋樣
(三)玉器紋樣
(四)漆器紋樣
(五)織繡紋樣
(六)骨、牙、石雕紋樣
肆 紋樣的構成及其運用
一、新石器時代紋樣的構成及其運用
(一)紋樣的構成
(二)色彩的應用
(三)裝飾技法
(四)紋樣的運用
二、商、西周、春秋時期紋樣的構成及其運用
(一)紋樣的構成
(二)色彩的應用
(三)裝飾技法
(四)紋樣的運用
伍 紋樣的特點和風格
一、新石器時代紋樣的特點和風格
(一)黃河流域
(二)長江流域
(三)東南地區
(四)其他地區
二、商、西周、春秋時期紋樣的特點和風格
(一)商代前期
(二)商代後期和西周前期
(三)西周後期和春秋前期
(四)春秋後期
陸 結語
一、新石器時代紋樣
二、商、西周、春秋時期紋樣
註釋
附錄
參考文獻
圖版
新石器時代
陶器紋樣
玉石雕刻紋樣
骨、牙、木雕紋樣
織物、銅鏡紋樣
商·西周·春秋
銅器紋樣
陶器、瓦當紋樣
玉器紋樣
骨、牙、蚌、石雕紋樣
漆器紋樣
織繡紋樣
中國紋樣全集 戰國·秦·漢卷
……
中國紋樣全集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
中國紋樣全集 宋·元·明·清卷
內容提要
“紋樣”是中國古代對器物、建築、服飾等等之上的裝飾圖案的總稱,即現在所說的圖案、紋飾。中國的傳統紋樣,從新石器時代創始,歷史長達8000年,其題材之廣泛,構成之多樣,數量之多,質量之精,以及這些紋樣體現出的一以貫之而又變化無窮的獨特風格,在世界裝飾史上是罕見和傑出的。
本書計四卷,器物彩圖300幅,器物圖案的拓片和線描圖20000幅,是對中國古代紋樣的一次全面的總結和陳列。本書歷史跨度大,從新石器時代至封建社會結束,上下8000年;內容廣博,紋樣採集的範圍囊括了陶瓷、青銅器、玉器、漆器、織繡、石刻、牙骨器、金銀器和建築裝飾等。
第一卷:新石器時代和商、西周、春秋卷
第二卷:戰國、秦、漢卷
第三卷: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卷
第四卷:宋、元、明、清卷
每卷分“文版”、“圖版”兩部分編排。文版,對中國歷代紋樣的產生、演變、涵義、圖案構成、色彩應用、裝飾技法及風格特點等,均做詳盡考釋和闡述。
圖版,按照時代編排,再以品種分類,既可清晰看出縱的歷史發展的系統性,又可看清橫的時代概貌,同時又可清楚各品種紋樣的藝術特色和其自身發展的傳承性。圖稿均註明年代、品名、出土地址或數據背景來源,翔實可靠。
本書既是一部研究中國古代紋樣的學術著作、歷史全書,同時又可作為美術設計工作者的專業工具書,深具資料價值。在文字部分,運用了考古學、歷史學、美術學、民俗學、文獻學等方法,對中國古代紋樣的產生、演變、寓意,以及構成、色彩、應用和風格,進行了詳盡的解析和闡述。在圖版部分,先按時代編排,再據品種分類,既可以追踪一個圖案在漫長歷史中的演變規律,又可以分別領略不同時代的藝術風格——秦漢的雄渾、隋唐的雍容、宋元的典雅、明清的富麗等等,縱向的歷史脈絡與橫向的時代概貌皆十分清晰。
作者介紹
吳山,1929年生,南京藝術學院教授,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我國著名工藝美術史學家、紋樣史學家。著有《中國紋樣全集》《中國工藝美術大辭典》《中國歷代器皿造型》等,為國內工藝美術史領域權威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