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法治療:循證療法
作者: 查德·E.庫克
ISBN號: 9787543339163
出版時間: 2020-04-15
印刷時間: 2020-03-02
開本: 16開
頁碼:464頁
出版社: 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
版次: 1
印次: 1
編輯推薦
★本書著譯者皆為權威專家,保證了本書的權威性與臨床實用性。
★本書廣泛而全面地論述了技術部分,幫助醫生選擇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法。
★書中提供了700餘幅手法治療操作的彩圖,幫助讀者直觀有效地理解和應用手法治療。
★本書介紹了更多的居家運動活動的方法和技巧,並提出病人自主醫療和活動的建議,有效地擴大了本書的應用範圍。
★書中提供真實的病例及其分析治療策略分析,幫助讀者快速建立診療體系。
★第2版增加了神經動力學和軟組織鬆動術方面的內容。
內容簡介
骨科手法治療是骨科疾病復健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重要性在患者傷後復原階段無可取代。 第1版《骨科手法治療:實證療法》在2007年出版後即成為功能性手法治療協會規定的必讀書目。 本書在第1版的基礎上全面更新,不僅系統地介紹了所有的骨科手法治療方式,而且用循證醫學方法對這些治療方式的有效性進行了分析和對比。 書中首先系統性地解釋如何評估、治療,及相關手法治療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接下來,透過相關解剖學、生物力學、檢查方案、治療技術和治療結果的敘述,幫助讀者對各區域肌肉骨骼狀況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時也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對具體治療手法的操作過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幫助讀者直觀地理解和掌握。 透過閱讀本書,骨科醫生既能夠建立全面的手法治療體系,又能快速提升手法治療的能力。
作者簡介
作者:查德,美國沃爾什大學教授,主任
肢體手法治療
作者: (美)艾瑞克‧沙莫斯,(美)阿里‧J.範‧杜金主編
ISBN號: 9787543343351
出版時間: 2023-05-03
印刷時間: 2023-04-05
出版社: 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
開本: 16開
頁碼:330
印刷時間: 2023-04-05
版次: 1 印次: 1
內容簡介
本書從各種角度呈現了用於上肢和下肢的手法治療技術。 書中以各關節為章節,針對受限動作編寫,幫助臨床醫生從多種技術中選擇,以治療特定運動中的活動方向受限。 書中為每種骨骼運動提供了8種手法治療技術,對關節的功能解剖學和生物力學進行了概述,並總結了有關手法治療功效的臨床證據,便於骨科、康復科相關醫生和從業者根據 運動受限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技術。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Eric Shamus,佛羅裡達灣岸大學(FGCU)復健科學系的副教授兼系主任。 在這之前,Shamus 博士曾在諾瓦東南大學任教14年,教授物理治療和骨科醫學課程。 他教授了一系列手法治療技術,包括肌肉能量技術、拮抗鬆弛技術、加壓擺位放鬆技術、顱骨整骨療法、肌筋膜放鬆技術、動態關節鬆動術和高速低幅閃動技術。 他在佛羅裡達國際大學獲得物理治療學士學位,並在林恩大學/邁阿密大學獲得損傷生物力學碩士學位,並在林恩大學獲得教育領導博士學位,並在聖人大學獲得物理治療博士學位。 Shamus 博士是多本教科書的作者。 他參加了許多國內和國際演講,並撰寫了多個章節和期刊文章。 在手法治療方面,他教授繼續教育課程,並且指導物理治療骨科住院醫生和手法治療從業人員。 Shamus 博士是美國物理治療協會(APTA)的重要成員。 在佛羅裡達物理治療協會,他是會議委員會主席,並在繼續教育委員會、幹針工作小組和臨時許可證工作小組中任職。 他作為佛羅裡達州的APTA眾議院代表已經15年。 另外,他也是美國骨科手法物理治療師學會(AAOMPT)的成員。
Arie J. van Duijn,佛羅裡達灣岸大學物理治療博士課程的副教授和計畫負責人。 他在荷蘭萊頓的物理治療學院獲得物理治療學士學位,在聖奧古斯丁大學獲得物理治療學專業碩士學位,並在中佛羅裡達大學獲得教育博士學位。 van Duijn 博士是認證的骨科臨床專家,並獲得了聖奧古斯丁大學的手法治療認證。 他目前的臨床或教學領域包括骨科物理治療,尤其是脊椎和四肢的手法治療。 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骨科手法物理治療和手法治療臨床應用的教學研究。 自1998年以來,他一直在教授骨科手法物理治療的入門課程和繼續教育課程。 他曾擔任佛羅裡達物理治療協會的領導職務,並受邀參加物理治療和社會(APTA PASS)高峰會。 自2001年以來,他一直擔任APTA眾議院佛羅裡達分會代表。 他目前擔任美國骨科手法物理治療學會學術和臨床學組專業組的創始主席。
主譯簡介
白玉龍,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復健醫學科副主任。 長期從事神經系統傷病復健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任中國復健醫學會神經復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風學會理事兼腦中風復健分會副主任委員。 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4項、省會及市級科研項目等9項。 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150篇,其中SCI論文26篇。 主編、副主編及參編復健醫學相關專題論文20餘部。 獲教育部科技獎二等獎等獎勵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