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建築裝飾:影壁之美(精裝)
作者:張毅培,史景怡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559420428
字數:300000
頁碼:299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 影壁屬中國古代建築中的小品類或附屬類建築,形式多樣,文化內涵豐富,引人注目
★ 兩位作者深度考察十幾年,走遍全國20多個省,拍攝近萬張照片,完整記錄正在消失的傳統影壁之美
★ 全書介紹了中國各地民居影壁的不同特點,同時也概括描繪了部分寺廟影壁的精彩以及皇家影壁的輝煌
★ 涉及影壁的發展歷史、影壁形制、影壁精彩內容賞析等相關知識
《影壁之美》為作者十幾載深度考察中國即將消失的傳統民居影壁的心血凝結,配有作者從全國各地20餘省份拍攝的影壁照片近千幅,完整記錄了各地影壁現狀,展現了傳統民居裝飾藝術之美。書中介紹了影壁的發展歷史、影壁形制、影壁精彩內容賞析等相關知識,表達了書作者對於中華影壁刻骨銘心的情誼和熱愛。這些消逝的文化和記憶,是所有感性之人的珍寶,希望這些回憶可以喚醒讀者內心的銘記與堅守。本書寫法專業且生動,並有情感流淌其中,宜於專業人士亦宜於非專業人士閱讀。
內容簡介
影壁屬中國古代建築中的小品類或附屬類建築,形式多樣,文化內涵豐富,引人注目。張毅培、史景怡著的《影壁之美(精)》集收藏性、知識性及實用性於一體,是一本豐富的影壁資料庫,集中展示了作者十餘年來在全國各地拍攝影壁的精品,從近萬張圖片中甄選出千餘張擁有代表性的影壁圖片,並從中華影壁的文化淵源、歷史發展、結構樣式、文字內容、吉祥寓意等多方面加以闡釋。全書以影壁樣式、文化內涵、舉例說明的邏輯結構次序展開,著重介紹了中國各地民居影壁的不同特點,同時也概括描繪了部分寺廟影壁的精彩以及皇家影壁的輝煌,盡可能詳盡真實地再現不同類型影壁的內在特質及其文化價值。
作者簡介
張毅培
文學士學位,自由藝術家,設計師,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和研究者。
生於 1962 年,北京畢業於北京工藝美術學校工業設計專業;畢業於首都師範學院油畫專業。
史景怡
山西省襄垣縣人,大學畢業,山西省攝影學會會員。愛好文學、書法、攝影、古建。
目錄
第一章 影壁概述
第一義節 影壁發展
第二節 影壁的外觀形式
第三節 影壁的表面材質
第四節 中國建築和影壁的自然格局
第五節 影壁的作用
第六節 影壁的結構
第二章 中華影壁精粹
節 民居影壁
第二節 民間文字影壁
第三節 廟宇影壁
第四節 *影壁
第三章 中華傳統吉祥圖案
節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的寓意
第三節 影壁與中國傳統文化
後記
圖文新解園冶
作者:趙農 編著
出版社: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0-01
ISBN:9787553793955
字數:257000
頁碼:27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園冶》是中國*本園林藝術理論專著,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既反映了中國古代造園的成就,又詳細全面地總結了園林營造的經驗、技巧和設計手法,是一部研究古代園林的重要著作。
圖文新解園冶,原典+註釋+譯文+延伸閱讀+彩色圖片,圖文結合,以全新的方式解讀古代造園經典《園冶》,是一本可品可學、可賞可鑑的園林藝術書籍
200多幅園林實景圖片,235幅經典線圖圖樣,涵蓋中國古代私家庭院、園林營造各種技法解析,及傳統園林文化解讀
語言通俗易懂,圖片直觀,傳統園林規劃、建築佈局、裝飾裝修、人文內涵等內容娓娓道來;
上承原典,下接精心解析,以延伸閱讀的方式,從當代視角審視傳統園林、建築的營造,從鑑賞的角度對相關知識做了系統的總結與梳理,詳細完備,給你專業而有趣的園林藝術知識
專業性、可讀性、賞析性*融合,給你實用技法與藝術美學的雙重體驗
立基建園、營屋造亭、疊山理水,見園林佈局之妙,花木植栽、山水石巒、槅門漏窗,曉古人雅味情趣
從園林營造技法,到園林藝術設計,從欣賞到品鑑,從學習到專業,只有一本書的距離!即是工具書,也是鑑賞書,既能斟字酌句,細品園林營造之法,又可閒來消磨時光,感受古典園林之美,給你豐富、充實的美的享受!
細品,當知園林之美。慢看,方曉技法之精髓。
內容介紹
本書是中國古代造園理論專著《園冶》新編,通過經典註譯和拓展內容,圖文結合重新解析品鑑古代園林藝術。
本書是將園林創作實踐總結提高到理論的著作,分為園說和興造論兩部分,從相地、立基、屋宇、裝折、門窗、牆垣、鋪地、掇山、選石、借景等方面論述了宅園、別墅營建的原理和具體手法,同時繪製了200多幅造牆、鋪地、造門窗等圖案,反映了中國古代造園的經驗技術成就,是一部研究古代園林的重要著作。
作者介紹
趙農,西安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論委員會常務委員,陝西省非物質文化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著有《園冶圖說》《中國藝術設計史》《回望手藝》《民間藝術概論》等。
目錄
冶敘 10
題詞 15
自序 24
卷壹 31
興造論 32
園說 36
相地 44
(一)山林地 49
(二)城市地 53
(三)村莊地 56
(四)郊野地 58
(五)傍宅地 62
(六)江湖地 65
立基 69
(一)廳堂基 73
(二)樓閣基 75
(三)門樓基 77
(四)書房基 79
(五)亭榭基 81
(六)房廊基 83
(七)假山基 85
屋宇 87
(一)門樓 93
(二)堂 96
(三)齋 99
(四)室 100
(五)房 102
(六)館 103
(七)樓 106
(八)台 110
(九)閣 111
(十)亭 112
(十一)榭 116
(十二)軒 118
(十三)卷 119
(十四)廣 120
(十五)廊 121
(十六)五架梁 123
(十七)七架梁 125
(十八)九架梁 125
(十九)草架 126
(二十)重椽 126
(二十一)磨角 127
(二十二)地圖 127
屋宇圖式 128
裝折 134
(一)屏門 137
(二)仰塵 138
(三)戶槅 140
(四)風窗 142
裝折圖式 143
卷貳 155
欄杆 156
欄杆圖式 158
卷叁 171
門窗 172
窗門圖式 175
牆垣 182
(一)白粉牆 187
(二)磨磚牆 189
(三)漏磚牆 189
漏磚牆圖式 190
(四)亂石牆 193
鋪地 193
(一)亂石路 196
(二)鵝子地 197
(三)冰裂地 197
(四)諸磚地 198
磚鋪地圖式 198
掇山 202
(一)園山 206
(二)廳山 207
(三)樓山 209
(四)閣山 210
(五)書房山 211
(六)池山 212
(七)內室山 214
(八)峭壁山 215
(九)山石池 217
(十)金魚缸 218
(十一)峰 219
(十二)巒 221
(十三)岩 222
(十四)洞 224
(十五)澗 225
(十六)曲水 225
(十七)瀑布 227
選石 229
(一)太湖石 233
(二)崑山石 237
(三)宜興石 238
(四)龍潭石 239
(五)青龍山石 241
(六)靈璧石 242
(七)峴山石 244
(八)宣石 245
(九)湖口石 246
(十)英石 248
(十一)散兵石 249
(十二)黃石 251
(十三) 舊石 252
(十四) 錦川石 254
(十五) 花石綱 257
(十六) 六合石子 259
借景 261
自識 269
跋語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