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史
作者:潘天壽
ISBN:9787554619377
出版社:古吳軒出版社
版印次:1版 1次
開本:16開
頁數:480
出版時間:2022-06
印刷時間:2022-06
編輯推薦
繪畫版“美的歷程”,中國現代美術史開山之作,民國商務版美術系教科書。
20世紀「中國畫四大家」之一、美術教育家潘天壽代表作,影響幾代國畫系學生。
潘天壽誕辰125週年紀念。
經典美術教材,首次使用全彩版印刷,涵蓋160多幅歷代名畫。
隨書附贈近1公尺長《五牛圖》摺頁、潘天壽「水墨小鳥」書籤。
無障礙閱讀:生僻字詞注音註釋,繪畫術語、歷史事件、重要人物等添加說明。
裝幀精美:裸脊,可180度平攤,手工裱糊,書名燙黑。
特色書品質,設《漢宮春曉圖》色口。
涵蓋歷代名畫名作,包括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網紅名畫;1600餘位畫家,可做工具書。
書後附歷代名畫目錄,方便檢索。
內容介紹
潘天壽《中國繪畫史》介紹上至遠古,下至清末民初的中國繪畫史,將中國文化、哲學、個性、風俗融入其中,正式提出中國畫與西方畫並立為人類藝術雙峰的觀點,是一本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美術史專著。
全書分為古代史、上世史、中世史、近世史四編,介紹24朝、1600餘位畫家及創作的社會背景、政治環境,各畫派源流、特徵等,包括但不限於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宮廷畫、文人畫、佛畫、界畫、墨戲畫等,介紹了美術史上「南北宗論」「吳浙之爭」的重大爭議,並對對西域、古印度、西洋宗教畫等外來畫派對本土畫的影響進行了系統介紹。
本書初版於1924年,原稿因淞滬戰火焚毀,經作者撰寫修訂,於1936年重新出版,被列入「大學叢書」。書中觀點受到包括漢學家高居翰教授在內的許多學者的推崇。有人說,如何在世界視野下不失本位意識地觀照中國繪畫的演進發展,迄今為止,潘天壽仍然是在這個方向上走得*遠的人之一。
目錄
緒 論
第一編 古代史
第一章 繪畫之起源與成立
第二章 唐虞夏商周之繪畫
第三章 春秋戰國及秦之繪畫
第二編 上世史
第一章 漢代之繪畫
第二章 魏晉之繪畫及其畫論
第三章 南北朝之繪畫及其畫論
第四章 隋代之繪畫
第三編 中世史
第一章 唐代之畫
甲 初唐之繪畫
乙 盛唐之繪畫
丙 中唐之繪畫
丁 晚唐之繪畫
戊 唐代之畫論
第二章 五代之繪畫及其畫論
第三章 宋代之繪畫
甲 宋代之畫院
乙 宋代之道釋人物畫
丙 宋代之山水畫
丁 宋代之花鳥畫
戊 宋代墨戲畫之發展
己 宋代之畫論
第四章 元代之繪畫
甲 元代之道釋人物畫
乙 元代之山水畫
丙 元代之花鳥畫
丁 元代之墨戲畫
戊 元代之畫論
第四篇 編年史
第一章 明朝之繪畫
甲 明代之畫院
乙 明代之道釋人物畫
丙 明代之山水畫
丁 明朝之花鳥畫
戊 明朝之墨戲畫及專門作者
己 明代之畫論
第二章 清代之繪畫
甲 清代之畫院
乙 清代之道釋人物畫
丙 清代之山水畫
丁 清代之花卉畫
戊 清代之墨戲畫指頭畫及專門作者
己 清代之畫論
附錄 域外繪畫流入中土考略
甲 第一時期
乙 第二時期
丙 第三時期
丁 第四時期
作者介紹
潘天壽(1897年—1971年),原名天授,字大頤,號阿壽,早年自署懶道人、心阿蘭若主持,晚年自署東越頤者、頤翁、雷婆頭峰壽者等,浙江寧海人,中國現代著名中國畫藝術家,美術教育家,後師從吳昌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浙江分會主席、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教授、院長等職。潘天壽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佈局善於造險、破險,筆墨有金石味,樸厚勁挺,氣勢雄閹,賦色沉著斑斕;偶作人物,兼工書法、詩詞、篆刻等,都有很高的造詣,是20世紀中國畫壇一代宗師。
內容介紹
潘天壽先生是近現代傑出的中國畫家,也是 一位出色的美術史論家。潘先生關於中國民族繪畫各 個面向的論述,散見於其著作和談論中。潘公凱編著 的《潘天壽談藝錄(精)》以語錄的形式,擇其要者加 以匯集,以方便讀者參閱。潘先生的理論基於實踐經 驗,不搞複雜的思辨,不做概念的遊戲,單刀直入, 簡潔、明快、清澈、靜觀,慣於從大處著眼,注意事 物 基本的方面,對民族藝術有獨到的見解。
目錄:
藝術與人生
藝術之民族性
繼承與變革
造化與心源
人品與畫品
風格、獨創
氣骨、境界
用筆
用墨
用色
佈置
題款與印章
指墨畫
畫史
中國畫教學
潘天壽傳略
編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