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二十講( 插圖珍藏本)
作 者:樓慶西 著
出 版 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01年12月01日
頁 數:341
裝 幀:平裝
ISBN:9787108015761
主編推薦
樓慶西教授早年任梁思成先生的助手,深得梁先生的學術真諦,後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研究講授中國古代建築史。四合院、帝王陵、祠堂、佛塔、牌樓、華表……一本《中國古建築二十講》翻閱完,你得到的可不僅僅只是一次絕妙的眼睛旅行!
目錄
●序
●第一講 從“牆倒屋不塌”說起
●第二講 北京—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傑作
●第三講 從四合院到紫禁城
●第四講 從兵馬俑到清陵
●第五講 祭祀
●第六講 祖廟與祠堂
●第七講 佛教建築與佛山
●第八章 佛塔
●第九講 伊斯蘭教與清真寺
●第十講 皇家園林
●第十一講 私家園林
●第十二講 院落住宅
●第十三講 鄉土建築
●第十四講 牌樓、華表、影壁及其他
●第十五講 建築裝飾
●第十六講 龍的世界與獅子王國
●第十七講 神異的色彩
●第十八講 古建築與風水
●第十九講 國徽上的天安門......
●第二十講 梁思成與中國建築
內容簡介
跟隨著《中國古建築二十講》:從網師園到天山蒙古包,從紫禁城到麗江民居,從布達拉宮到苗寨吊腳樓,跟隨樓慶西教授來一次古建築文化之旅。聽樓教授細細講述木結構房屋為何“牆倒屋不塌”、飛簷斗拱的力學原理、山石房屋的色彩搭配、風水學說的科學運用……
作者簡介
樓慶西 著
樓慶西:1930年生。 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留校任教至今,現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建築歷史的研究與教學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國宮殿建築》、《中國建築藝術全集·建築裝修與裝飾》、《中國傳統建築裝飾》、《中國建築的門文化》、《建築攝影》(高等學校教材)、《凝視——樓慶西建築攝影集》等。
精彩文摘
建築群體的組合釆取的是什麼形式呢?一般來講,它釆取的是由單幢房屋圍合成的院落形式。兩千年前漢朝墓中的畫像磚上,就出現了這種院落式的群體。庭院分左右兩部分,左面部分又分前後兩重院落,由四周的房屋和廊屋圍合而成,從前面的大門進院穿過中間的房屋再到後院的主要堂屋;右面應當是附屬部分,這裡有廚房、水井,還有一座高起的樓台,想必是作瞭望之用;畫面上有席地坐在堂屋中的主人,在側院掃地的僕人,還有雞、雀、狗等牲畜,看來這應當是一所官吏或富戶的住宅。這座住宅表現了中國古代建築群體的基本形式,由房屋四面圍合成院,即四合院,不同類型的建築正是由這種基本的四合院單位組合而成的。
按《禮記》規定,帝王、諸侯、大夫、士各設有不同數目的宗廟進行祭祖活動,而庶人不允許設專門的廟,只能在家裡祭祖。直到明朝,宗法制度進一步強化,朝廷才允許庶民建宗祠,《明會典·祭祀通例》中規定:“庶民祭里社、鄉厲及祖父母、父母,並得祭灶,餘皆禁止。”從此以後,老百姓有了專門祭祖的地方,稱為祠堂。到了清代,祠堂大量出現,分佈在各地。祠堂的功能,清雍正皇帝在《聖諭廣訓》中說:“立家廟以蔫蒸嘗,設家塾以課子弟,置義田以贍貧乏,修族譜以聯疏遠。”家廟即祠堂,它的首要功能就是祭祀祖先,通過祭祖達到
敬宗收族的目的。設家塾、置義田、修族譜都是宗族的任務,這些任務又往往在祠堂或通過祠堂完成。不少地方,一族的私塾學堂就設在祠堂里或附屬在祠堂旁;一族的公共義田也通過祠堂進行管理;凡修宗譜,一族之長在祠堂做出決定,選出合適人選,並在祠堂舉行一定的儀式,焚香致詞,宣告續修宗譜的開始。
宗族的作用自然還遠不止這樣幾項,我們在各地的族譜中可以看到,其中多有不同的族規族法內容。某地的《范氏族譜》中有“宗禁十條”:“禁抗欠錢糧”、“禁毀棄墓田”、“禁違逆父兄”、“禁冒犯尊長”、“禁立嗣違法”、“禁詈罵鬥毆”、“禁寓留盜匪”、“禁賭博造賣”、“禁姦傷化”、“禁健訟匪為”。某地的《費氏族譜》中也有罰例十二條,其中如:“忤逆不順大患也,責四十板鎖祠內一月;再犯,鎖責如前。公議暫革出祠,侯其悛改复人;三犯鳴官處死。”“兄弟有序,以弟犯兄不恭,責三十板,以兄凌弟不友,責十板。”“侵蝕族內錢穀器物,除追賠外,輕者議罰,重者議責”。 “縱婦不孝翁姑,不和妯娌者,查出重責。”在北方的碑文中也有相似的族規。這些族規書刻在族譜和碑石上,但執法卻都在祠堂 ……
樓慶西教授早年任梁思成先生的助手,深得梁先生的學術真諦,後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研究講授中國古代建築史。
本書以講座的方式,系統地介紹中國古代建築的歷史及建築元素特徵,並配有300餘幅精美圖片。共分二十講,從居址到都城,從祭壇到祠堂,從建築個體到建築理論,敘述,語言平易,深入淺出。樓慶西亦精於古建築攝影,有三百餘幅精美圖片,使本書更富鑑藏價值。
中國小品建築十講
作 者:樓慶西
出 版 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14年03月01日
頁 數:235
裝 幀:平裝
ISBN:9787108047243
目錄
●自序
●第一講 牌樓
●第二講 華表
●第三講 獅子
●第四講 須彌座
●第五講 香爐、日晷、嘉量及其他
●第六講 影壁
●第七講 碑碣
●第八講 闕、墓表、五供座
●第九講 石幢
●第十講 堆石
●後記
內容簡介
“小品建築”指區別於大型建築的小型建築,是 中國傳統建築中 重要的組成部分,有著特殊的形 態和豐富的內涵,在世界建築 有突出的地位。
樓慶西所著的《中國小品建築十講(插圖珍藏本) 》以講座的方式,介紹中國小品建築的產生、作用及 其在建築和藝術上的特點,從門樓、影壁到碑碣、堆 石…… 讀者徜徉於獨特而神秘的中國古代建築之 中。 《中國小品建築十講(插圖珍藏本)》近三百幅精 致的照片和線描,使閱讀直觀而又賞心悅目,文字亦 有小品的特點,曉暢,清雅,質樸,自然。
我們介紹的次序大體按這些小品在個建築群佔的位置,由外到裡,由前到後,就好像我們遊覽參觀一座宮殿或陵墓,一組寺院壇廟一樣,由近而遠,一路看來,見到什麼說什麼。
作者簡介
樓慶西
樓慶西1930年生。 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留校任教至今,現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建築歷史的研究與教學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國宮殿建築》、《中國睦築藝術全集.建築半個與裝飾》、《中國建築的門文化》。 《建築攝影》(高等學校教材)《凝視――樓慶西建築攝影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