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單

火神派著名醫家系列叢書(全5冊) 清初扶陽名醫吳天士+霹靂大醫李可+擅用烏附曾輔民+吳附子吳佩衡+祝附子祝味菊
NT$ 1919  

火神派著名醫家系列叢書(全5冊) 清初扶陽名醫吳天士+霹靂大醫李可+擅用烏附曾輔民+吳附子吳佩衡+祝附子祝味菊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霹靂大醫(李可)/火神派著名醫家系列叢書

開本:32開

作者:編者:張存悌//卓同年|總主編:張存悌

頁數:314

出版時間:2016-09-01

ISBN號:9787513236041

印刷時間:2016-09-01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版次:1

印次:1

作者簡介:

卓同年,男,1962年生,1985年新疆醫科大學中醫學院本科畢業。現任加拿大卑詩省註冊 中醫師、加拿大極康中醫院院長。擔任 中醫藥管理局 合作 顧問、中華中醫藥學會顧問、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 團執行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特聘臨床專家等職。從事中醫理論和臨床探索36年,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編寫《中國中醫理論暨臨床經驗》《火神——鄭欽安》《火神派示範案例點評》等著作4本。近16年來,先後接診 56個 和地區上萬例疑難病患,有口皆碑。其事蹟在 2010年的“華人世界”欄目中做了專題報導。現擔任“紀錄中醫”大型系列紀錄片《千年國醫》的學術指導。張存悌,1947年生,主任醫師。 1982年畢業於遼寧中醫藥大學,曾任該校第三附屬醫院內科主任,現為北京中醫藥大學特聘臨床專家。近年鑽研火神派,著有《火神鄭欽安》《中醫火神派探討》《火神派示範案例點評》等書,系 早系統闡釋火神派的專著,現任全國扶陽論壇組委會常務委員。從醫30年,曾在澳洲、加拿大、香港等地講學,弟子眾多。擅用經方,用藥簡練,為經典火神派的代表,對常見病、疑難病積累了豐富經驗。人譽“關東火神”,在患者中多有口碑。博學精思,治學勤奮,發表論文、醫話200餘篇,出版專著40餘部,代表作如下:《火神鄭欽安》《火神派示範案例點評》《經典火神派醫案點評》《中醫火神派探討》《火神派名醫驗方輯要》《近代名醫醫話精華》《新編清代名醫醫話精華》《品讀名醫》《中醫往事》《欣賞中醫》《名醫方箋墨寶賞析》《關東火神張存悌醫案醫話選》。


內容提要:

《霹靂大醫(李可)》是《火神派 醫家系列叢 書》之一。作者張存悌、卓同年廣泛收集了李可老中 醫的著述,包括未發表的手稿,本著“理法方藥,系 統歸納,突出特色,注重實用”的原則,重點歸納了 李可三大學術特色、九大學術觀點、36首自製方、22 個藥對簡方、10味要藥心得、21種病症的臨床經驗、 14種疑難病症診治之思路與方法等。觀點鮮明,綱目 清晰,資料翔實,切合臨床。

     本書有兩個特點:一是在整理學術的同時,對李 可的人文精神也進行了探討,揭示其大醫的精神世界 ,總結其成才之路和臨證經驗,對民間中醫的成長具 有啟發作用;二是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時,對有些問 題也進行了探討。以上是目前有關李可研究和著述中 很少見到的,對於名家學術經驗的總結作了有益探索 。

     本書不僅可以推動李可學術思想的傳承,而且有 助於火神派的研究和發揚,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適 合中醫界人士和中醫愛好者閱讀,尤其中醫院校的學 生會從中受到諸多啟迪和教益。

......

目錄:

章 生平事略

節 大醫李可

一、坎坷人獄,自學中醫

二、聲名日盛,講學傳道

三、積勞成疾,大醫辭世

四、著述簡介

第二節 人文李可

一、精勤不倦,博極醫源

二、一心赴救,草根本色

三、學養精深,文采斐然

四、勇於反省,不掩己過

五、復興中醫,舍我其誰

六、培養後學,竭盡全力

第二章 臨床特色

節 用藥峻重,霹靂手段

一、擅用毒峻藥物

二、用藥劑量超常

三、並非魯莽,不失謹慎

第二節 擅治急危重症,膽識兼備

一、重大風險都闖過

二、危急重病,三脈同診

三、生死關頭,但扶其正

四、病勢凶險,針藥並施

第三節 推重火神派,擅用附子

一、推崇鄭欽安

二、擅用附子,重用附子

第三章 學術觀點

節 學宗傷寒,師法仲景

一、精心總結“傷寒心悟”

二、難症痼疾,師法仲景

三、六經辨證,囊括百病

四、推崇經方,擅用經方

五、醫聖全在元陽上下功夫

第二節 重視陽氣,崇尚扶陽

一、陽氣為生命之本

二、腎陽為生命的根基和原動力

三、陰生於陽而統於陽

四、陽氣一處不到便是病

第四章 用藥心得

第五章 方劑建樹

第六章 臨床經驗

第七章 問題與思考

第八章 李可醫論選

附錄一 李可 書目

附錄二 李可著述及其相關題錄

後記一

後記二

......

擅用烏附——曾輔民(火神派著名醫家系列叢書)


作者:巨邦科 編著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13219013


字數:220000


頁碼:27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內容提要


《火神派著名醫家系列叢書·擅用烏附:曾輔民》為《火神派著名醫家系列叢書》之一,首次全面系統介紹了曾輔民老中醫的生平、學術思想及臨證經驗,重點揭示其嫻於傷寒、。崇尚扶陽、擅用烏附、處方精煉等學術特色和獨特風格。書中精選了曾輔民晚年醫案272則,涵蓋了內、外、婦、兒、五官、皮膚等各科病症,有助於對火神派心法的理解與傳承。 《火神派著名醫家系列叢書·擅用烏附:曾輔民》適合於各級中醫師和中醫愛好者閱讀參考。


目錄


章 曾輔民生平介紹

  一、初學中醫45(1957—1963)

  二、涼山行醫(1963—1979)

  三、成都教學行醫(1979—2009)

  四、筆者與曾師的交往

第二章 曾輔民學術思想探析

 節 繼承傷寒,善用經方

  一、得經方深意,不隨意加

  二、抓主症,用經方

  三、經方重劑,量證對應

  四、經方合用,療效益彰_

  五、用經方治大病、怪

 第二節 崇尚火神派,擅用薑附

  一、服膺鄭氏,扶陽為先

  二、陽主陰從,扶陽抑陰

  三、禀火神心法,擅用薑附

  (一)廣用

  (二)重用烏姜附

  (三)單刀直入

  四、精於陰證,尤識虛陽外現

  五、詳研醫理,細辨龍雷之火

  六、辨證論治,重視舌象

  七、經方加火神,如虎添翼

  八、駁陽常有餘,批苦寒傷陽

  九、扶陽諸方,運用嫻熟

  1.當歸四逆湯

  2.理中湯

  3.桂枝甘草湯

  4.烏頭赤石脂丸

  5.薏苡附子敗醬散

  6.自擬補肝散(湯)

 第三節 基礎理論,獨有見識

  一、以三焦五臟法指導辨證論治

  1.上焦責之心肺,扶心肺氣陽為其重

  2.中焦責之肝脾,補脾調肝為其要

  3.下焦責之肝腎,溫補肝腎為其本

  二、圖解中醫基礎理論

  三、進一步闡釋李東垣“陰火”機理

第三章 曾輔民醫案精選

  一、麻黃附子細辛湯證

  1.感冒——麻黃附子細辛湯

  2.感冒——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

  3.感冒——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姜附茯半湯力口味

  4.感冒——麻黃附子細辛湯加蒼朮/四逆湯

  ……

清初扶陽名醫 吳天士(火神派著名醫家系列叢書)

作者:張存悌 王天罡

開本:32開

出版社名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頁數:150

出版時間:2021-06


內容介紹

吳氏醫宗傷寒,精於脈診,屢起疑難重症,特色鮮明。擅用附子,彰顯火神派風格。善治陰證,尤精於真寒假熱即陰火的辨析,此為本書之精華所在。善於思辨,許多新見解,予人諸多啟迪。其3篇醫話以破除時俗,針砭庸醫流弊為主旨,觀點鮮明,語言犀利,頗多警世之句,值得品味。

作者介紹

張存悌,男,1947年生,遼寧瀋陽人。 1982年畢業於遼寧中醫藥大學,現任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三院內科主任醫師,全國扶陽論壇組委會常務委員。從醫30年,以經典為本,擅用經方,對內、婦、兒、皮膚等科常見病、疑難病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近年一直鑽研、闡揚火神派,著有《中醫火神派探討》、《中醫火神派醫案全解》、《中醫火神派醫案新選》、《火神派溫陽九法》等書,系統揭示、總結了火神派的學術思想,開設網上“中醫火神派”論壇,擅用附子治療疑難重症,人譽“關東火神”。發表論文、醫話200餘篇,出版有《欣賞中醫》、《品讀名醫》等專著20部。

目錄

第一章生平事略及學術著作


節生平事略


第二節學術著作


一、《醫驗錄》


二、《寶命真詮》


第二章學術特色


節重視陽氣,崇尚溫補


一、重視陽氣


二、崇尚溫補


第二節擅用附子,重用附子


一、附子之性,其用宏矣


二、陰寒之證,廣用附子


三、陰寒重症,重用附子


四、急危症選用生附子


五、嫻熟運用附子


六、指明服用附子的反應


七、批駁有關附子的俗說


第三節扶陽風格.特色突出


第三章理論建樹


節寒熱真假.脈舌為憑


第二節真虛寒者,偏有假火


第三節精通傷寒,明辨中陰


一、凡治傷寒,須分錶裡


二、分清陰陽,對比論述


三、內傷外感,治分宵壤


四、法遵^經,賞用繹方


五、明辨中陰(中寒),掛附救誤


第四節欲得病情.必須審脈


第五節善於思辨.新見


一、服藥內傷論


二、暑月多中寒論


三、夏月瘧、痢多陰證


四、虛陽貫頂證


五、寒入血室證


附熱入血室


六、傷寒入經證


七、舌苔白膩系“寒潭積雪”


……


第四章證治經驗


第五章醫道卓識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吳附子——吳佩衡·火神派醫家系列叢書

開本:32開

頁碼:210頁

作者:張存悌,顧樹華 編

ISBN號:9787513238311

出版時間:2017-02-01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印刷時間:2017-02-01

版次:1印次:1

 一、用藥峻重,推崇“十大主帥”

  張景岳曾以人參、熟地、附子、大黃比喻為“藥中四維”,推人參、熟地為良相,附子、大黃為良將,頗有見地。但其用藥,則多重相而輕將,用藥不離熟地。吳佩衡則善於用將,常用附子、大黃,起死回生,特色鮮明。他以擅用附子著稱,擴大來說,他擅用以附子為代表的峻重之藥,這是其一個基本風格。這有兩點含義:其一,“峻”指擅用峻烈有毒的藥物,如附子、大黃等;其二,“重”指劑量超重,“破格”超過常規。合而言之,即用藥峻重。這兩點,正是吳氏突出之處。

  “病至危篤之時,處方用藥非大劑不能奏效。若病重藥輕,猶兵不勝敵,不能克服……只要診斷確切,處方對證,藥量充足,即能克敵制勝,轉危為安。古有'病大藥大,病毒藥毒'之說,故面臨危重證候勿須畏懼藥毒而改投以輕劑。否則杯水車薪,敷衍塞責,貽誤病機則危殆難挽矣。”(《吳佩衡醫案》)

  在《醫藥簡述》中,吳佩衡對附子、乾薑、肉桂、桂枝、麻黃、細辛、石膏、大黃、芒硝、黃連10味藥品的性味、功效,詳予闡述,認為“此10味藥品,餘暫以十大主帥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據余數十年經驗,如能掌握其性能,與其他藥物配伍得當……不但治一般常見病效若桴鼓,並且治大多數疑難重症及頑固沈痾,亦無不應手奏效”。考十大主帥諸藥,有溫熱之附子、乾薑、肉桂、細辛;解表之麻黃、桂枝;清涼之石膏、黃連;攻下之大黃、芒硝,均為經方常用主藥。臨證善用附子、乾薑、肉桂等以扶陽,每用石膏、大黃、芒硝、黃連以瀉火驅邪,集寒熱兩類藥物中之攻堅祛邪峻品,形成十分鮮明的重攻風格。

  有學者對吳氏這一點大加讚賞:“有非常之醫而後可使非常之藥,有非常之藥而後可療非常之病。欲救危篤於塗炭,解疾苦於倒懸者多藉峻猛之劑。在吳氏手中,姜、附、麻、桂為消冰融雪,迎萬物回春之麗照;石膏、硝黃乃沃焦救焚,滋萬物於枯槁之甘露。並認為四逆、承氣為先後天並重之方,能起死回生應用無窮。因而諸陽之不足皆可賴姜、附、肉桂扶陽抑陰,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補少火而生氣;諸熱之傷陰則可求硝、黃、石膏扶陰抑陽,壯水之主以製陽光,即瀉壯火以免食氣。可見陰證、陽證無論微甚,均可於十大主帥中求之。但能熟諳中藥十大主帥,巧以配伍,則諸病幾能迎治而勿多它求。”

  ……

  《火神派醫家系列叢書:吳附子 吳佩衡》是《火神派醫家系列叢書》之一。本著“系統歸納,突出特色,注重實用”的原則,重點歸納了吳佩衡先生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特色,突出其在火神派方面的建樹,尤其是擅用附子、廣用四逆湯方面的豐富經驗。同時對其生平事略和道德文章也進行了探討,包括“吳佩衡逸事”等。在闡釋吳佩衡學術理論時,注重選取相關案例加以證明,以案證理,理論結合臨床。

  《火神派醫家系列叢書:吳附子 吳佩衡》廣泛收集吳佩衡的著述,包括許多未發表的手稿、文獻;吳門後裔發表的回憶錄,包括一些圖片,彌足珍貴,為《火神派醫家系列叢書:吳附子 吳佩衡》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料。

  《火神派醫家系列叢書:吳附子 吳佩衡》觀點鮮明,綱目清晰,資料翔實,切合臨床。不僅可以推動吳佩衡學術的傳承,而且有助火神派的研究和發揚,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適合中醫界人士和中醫愛好者閱讀,尤其中醫藥院校的學生會從中受到諸多啟迪和教益。

............

目錄


第一章 生平事略

第一節 吳佩衡一生

一、學徒出身,自學成才

二、會理行醫,艱苦備嘗

三、立足昆明,大展身手

四、奔走滬上,維護中醫

五、欣逢解放,傾力教育

六、百年春秋,後世景仰

七、著述簡介

第二節 吳佩衡其人

一、品格高尚

二、學養廣博

三、熱愛生活


第二章 學術思想和臨床特色

節 傷寒為宗,統於六經

一、疾病千端,統於六經

二、把好太陽關,重視少陰病

(一)把好太陽關

(二)重視少陰病

(三)麻黃附子細辛湯應用經驗

第二節 善用峻藥,推重攻邪

一、用藥峻重,推崇“十大主帥”

二、推重攻邪,放膽用峻猛之劑

三、對待滋補需審慎

第三節 辨證論治,不固守一法

第四節 治學主張,“守約之功”


第三章 火神派建樹

節 崇尚火神派

一、早年即掌握火神派

二、崇尚鄭欽安學說

三、開創雲南火神派局面

第二節 扶陽理法

一、重視陽氣,但扶真元

二、十六字訣,善辨陰陽

三、獨步天雄,廣用四逆

(一)獨步天雄,擅用附子

(二)廣用四逆,化裁眾方

(三)擅用肉桂

……

第四章 證治經驗

第五章 吳佩衡醫論精選

第六章 吳佩衡逸事

第七章 吳門後裔簡介

參考文獻

後記一

後記二《火神派醫家系列叢書:吳附子 吳佩衡》:

 

祝附子(祝味菊)/火神派著名醫家系列叢書

作者:傅文錄|主編:張存悌

開本:32開

頁數:283頁

出版時間:2014-07-01

ISBN號:9787513219020

印刷時間:2014-07-01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版次:1

印次:1


作者簡介:

傅文錄,男,1960年出生,河南省濬縣人。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任職於河南省平輿縣人民醫院(463400)。從事臨床內科工作20餘年,曾投師於時振聲教授、石景亮教授、陳守義老中醫門下,深得名師言傳身教、名家指點迷津,臨床醫術日趨成熟。一貫熟讀深思四大經典,活用精研四小經典,湯證論運用得心應手,崇尚火神派鄭欽安扶陽學術理論,近些年來潛心於研究學習火神派學術思想,並在臨床中實踐這一“扶陽助正,回陽返本”心法。臨證之餘,勤於文筆,耕耘不斷,相繼出版了《扶陽學講義>等火神派系列著作10部,曾多次受邀去中國香港講學,講授火神派扶陽學術思想,並在第二、三屆 扶陽論壇暨第五、六屆扶陽論壇大會演講,受到了眾多業內人士的學習與關注。筆者一貫奉行“讀書思考寫文章,理論臨床兩提高”的修心治學之道。多年臨證悟出,只有理論水平的提高,臨證之時才能理法方藥一線貫穿,辨證論治,左右逢源。臨證之時“以三陰之方治三陰病,雖失不遠”,附子重用與廣用靈活自如,得心應手,擅用薑桂附治療風寒濕冷痛症等內科疑難雜症,多有奇效,求治者與求學者絡繹不 。曾先後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主編並出版《脈診趣話》 《傷寒論湯證發揮>等著作30餘部。


內容提要:

祝味菊(1884——1951)先生,20世紀 初(民國時期)上海 醫家,“學貫中西。

    擅用附子”(《海派中醫》語),人送雅號 “祝附子”,為滬上火神派領軍人物。傅文錄編著的 《祝附子(祝味菊)/火神派 醫家系列叢書》從 生平軼事、學術思想、後世傳承、醫案評析等 方面,對祝味菊的學術思想進行了詳盡、客 觀、公正的分析、歸納與論述,對於學習、研 究祝味菊學術思想,傳承祝氏學派具有重要的 臨床價值與現實意義。祝氏《傷寒質難》一書 為火神派臨床研習的 讀本。

    ......

目錄:

一、生平軼事

(一)少年時期

(二)求學西醫

(三)川中行醫

(四)滬上懸壺

(五)興學重教

(六)婚姻家庭

二、學術思想

(一)匯通中西

2.學習背景,促其成功

3.臨床實踐,積極探索

(二)本體療法

1.正氣為本,自然療能

2.疾病發生,體質定性

3.匡扶正氣,順勢療疾

4.因緣發病,助正達邪

(三)重視陽氣

1.時代背景,力主崇陽

2.體質澆薄,陽虛增多

3.遠承經典,重陽有據

4.陰陽之間,陽為

5.陽常不足,陰常有餘

6.未病重陰,既病重陽

7.辨識陰陽,中醫精髓

8.藥食入胃,防寒傷中

(四)廣用附子

1.廣用附子,辛熱為長

2.講究配伍,方法獨特

3.精選附子,重視煎法

4.熱藥弊端,反思醒悟

(五)溫潛新說

(六)發熱解析

1.人體發熱,祛邪反應

2.發熱有節,順勢療疾

3.發熱一症,體功反應

4.辛以開表,寒熱兩端

(七)傷寒新論

1.傷寒病因,有機無機

2.傷寒五段,陽氣為本

3.傷寒極期,劫病救變

4.傷寒厥陰,陰陽轉歸

5.傷寒成就,影響深遠

(八)溫病質疑

1.溫病發生,體功反應

2.葉桂治熱,補偏救弊

3.誤導新起,自圓其說

4.藥物寒涼,損陽傷正

(九)獨特思維

1.銳利的目光

2.治人與治病

3.陰陽為中心

(十)學術著作

三、後世傳承

(一)陳蘇生

1.生平簡介

2.跟師緣由

3.學習成就

4.臨床發揮

(二)徐仲才

1.生平簡介

2.跟師緣由

3.學習成就

四、醫案評析

五、弟子回憶祝味菊醫案

六、研習體會

附錄

......

溫馨提示

下訂後客服會隱藏訂單信息,(詐騙份子會通過手機號查詢到訂單信息,然後發送詐騙包裹),如需查詢訂單信息可以聯繫客服LINE(最底部掃碼即可聯繫客服,為您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也可以發送郵件至   jackwin140@gmail.com    查詢訂單。

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祝您購物愉快!

火神派著名醫家系列叢書(全5冊) 清初扶陽名醫吳天士+霹靂大醫李可+擅用烏附曾輔民+吳附子吳佩衡+祝附子祝味菊
NT$1919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