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單

企鵝歐洲史1-3:古典歐洲的誕生+羅馬帝國的遺產+中世紀盛期的歐洲(套裝3冊)
NT$ 1980  

企鵝歐洲史1-3:古典歐洲的誕生+羅馬帝國的遺產+中世紀盛期的歐洲(套裝3冊)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古典歐洲的誕生

作者:西蒙普萊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5

頁碼:448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ISBN:9787508694375

中世紀盛期的歐洲

作者:威廉喬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5

頁碼:456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ISBN:9787508687803

羅馬帝國的遺產

作者:克里斯威克姆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5

頁碼:880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ISBN:9787521704051

編輯推薦

"1. 企鵝出版集團力邀歐美史學大家,十餘年打造的多卷本歐洲通史作為大眾圖書出版的一大標桿,八十多年來,企鵝出版集團以高質量的圖書為數代人的智識生活奠定了根基。 「企鵝歐洲史」系列由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戴維•坎納丁主編,集九大學者之力,以其完整、可靠、親切成為多卷本歐洲通史的典範之作。其完整,在於呈現從古典歐洲的誕生到當今歐盟的動盪,從公元前1750年到公元2017年這近4000年的歐洲歷史;其可靠,是基於九位史學界支柱性學者的真確認知,他們對各段歷史的認知經過反复的打磨與歷練,呈現的不僅是可靠的史實,更有對歷史趨勢的精闢把握;其親切,在於用平易的語言、抓人的敘事,將歷史的大勢與細節呈於紙面上。 ,串起從青銅時代到羅馬帝國的歐洲歷史,呈現古典歐洲從孕育到繁盛的歷程。

2.為歷史研究與寫作設立新基準的史詩巨制,結合學術品質與大眾閱讀的之作為「企鵝歐洲史」系列執筆的九位享譽世界的歐洲史學者,分別任教於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謝菲爾德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知名學府,其中多位具有英國歷史學會會員、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的身份。他們以在各自領域深耕數十年的累積與見地,在歷史學界眾多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用獨特的謀篇佈局、明晰的主線,傳達出對各段歷史的認識,描畫出歐洲近四千年演進歷程背後的動力。史家的責任與學養使他們書寫的歷史可靠、可信,而他們合力撰寫的「企鵝歐洲史」系列,又是面向大眾的寫作。摒棄學術體例和學界行話,用閃爍著洞見的敘述,將歷史的洪流與涓流、大小人物的境遇和事件的發端及餘波編織到一起,連綴成各個歷史時期的全景圖。透過主線把握發展大勢,用細節與時人共情,帶出有興味、有樂趣、有衝擊、有所得的閱讀體驗。如此寫作,讓讀者不需要學術背景,也能從學術共同體多年來研究、思辨的成果中獲益;不需要復雜的知識儲備,就能直接進入歷史,看歐洲如何改變世界,又被世界改變。

3.訪昨歐洲,知今日世界。反思歐洲歷史,將成為我們應對動盪世界的根基、想像未來的起點我們所處的現代世界曾被歐洲創造、為歐洲所主宰。對於以現代締結者之姿強力闖入世界各個角落的歐洲,它行動的理由、強大的基礎,衰落的緣由,都能在歷史中找到線索。從西元前1750年到西元2017年,歐洲歷史步步展開,改變、撼動整個世界,也被世界改變、塑造。它曾是文明的標尺,以古希臘羅馬立下文化之根,用信仰和理性塑造人類的精神世界;它也被視為罪惡的淵藪,醞釀攪動世界的戰爭與衝突。靠著工業文明、帝國擴張,歐洲曾雄踞世界之巔,也在權力的競逐中,將世界一度拖入黑暗的深淵。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如今這般格局的動搖、世界的動盪,在歐洲與世界互動演變的歷史中,都有線索可循。完整、可靠、親切的「企鵝歐洲史」系列,是建立整全認知座標系的開始,對歷史的審視與再思,可以成為應對動盪世界的根基、想像未來的起點。

4. 歐美主流媒體力薦:透過這套書,才能讀懂歐洲! 2004年,「企鵝歐洲史」系列的開篇作、普林斯頓大學威廉•喬丹的《中世紀盛期的歐洲》問世,被譽為這一出版界巨制的恢宏開篇。自那以來的十多年中,「企鵝歐洲史」系列備受期待,每有新作推出,無不大受讚賞,不僅在學界廣受推崇,還深得大眾認可,獲得《-》《金融時報》年度好書、《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歷史書等多項讚譽,被視為“代表學術精神的典範”,“彷彿站在奧林匹斯山上俯瞰近代歐洲的歷史”,“一百年後還會有人讀”,“幾十年未見的歷史佳作”。透過這套書,才能讀懂歐洲。

5. 翻譯、編校、審讀層層打磨,遵循高品質標準將這套恢宏巨製譯為中文世界。 「企鵝歐洲史」系列皇皇九卷的漢譯工程,借力包括兩名聯合國翻譯在內的譯者,經兩年翻譯,兩年編校,學者審讀,以高質量的譯文和高標準的譯校,去除語言的隔閡,以求呈現翻譯品質經得起考驗的歐洲通史,將歷史的豐盈、名家的洞見、學界的真知帶入中文世界。北京大學彭小瑜、北京師範大學劉林海、南京大學陳曉律、復旦大學李宏圖、浙江大學呂一民、北京師範大學郭小凌更是欣然為「企鵝歐洲史」各卷撰寫推薦序言,引導中國讀者進入歐洲史的宏大世界。

6. 沿襲企鵝革新性的設計美學,精進印刷工藝,完成由書到藝術品的蛻變。 「企鵝歐洲史」全套九卷,封面設計採用革新概念,以及浮雕、燙金等匠心工藝。從1到9的阿拉伯數字把這一整套書連綴起來,數字既代表這段時期在四千年漫長進程中所處的位置,更是窺見歷史的窗口。這段時期中的一個人物、一個片段,從數字背後的深廣世界裡迫不及待地躍出,肌理分明的立體浮雕,呼應的是內裡一打開書頁,就能跳出紙面的鮮活歷史。叢書名「企鵝歐洲史」與主書名燙金,體現集半世紀學界大成、經十餘年打磨後,整套書精金般的品質。選用的金色打眼而不張揚,正像閱讀這套書的感受:讀時衝擊力撲面而來,讀罷悠長餘韻久久不息。

作者簡介

克里斯威克姆(Chris Wickham),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牛津大學中世紀史榮休教授。他的研究領域包括13世紀早期以前的義大利史、中世紀早期的歐洲史、社會法律史、社會經濟史、比較歷史、歐洲的歷史記憶、社會史和考古學等。

威廉 喬丹(William Chester Jordan)中世紀學者,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曾任該校中世紀研究項目主任。他研究十字軍史、英國憲政史,關注中世紀的政教關係、性別、經濟、猶太人地位等問題,著有《路易十四與十字軍的挑戰》《從奴役到自由》《法國王室與猶太人》《大飢荒:12世紀早期的北歐》《從英格蘭到法蘭西:中世紀盛期的重罪與流放》等多部著作,其中《大饑荒》獲得哈斯金斯獎。

西蒙普萊斯(Simon Price)生前為牛津大學古代史教授,專研希臘羅馬宗教史。著有《儀式與權力》《古希臘人的宗教生活》等,為《牛津古典神話與宗教辭典》的編者之一。

彼得索恩曼(Peter Thonemann)牛津大學古典學系古代史副教授,著有《希臘化時代》《邁安德河谷:從古代到拜占庭的歷史地理學》等多部著作

內容簡介

無論自己能意識到多少,我們如何談論、如何思考,我們相信什麼、希冀什麼,都帶有歐洲的烙印。歐洲古典時期的政制、中世紀的信仰、近代的啟蒙、現代的工業……在你我的心靈和思想中都能找到痕跡。一切,都可以從頭講起。

《古典歐洲的誕生》進入古希臘人、古羅馬人的記憶,看古典歐洲如何利用先民眼中的歷史創造。 《羅馬帝國的遺產》揭開羅馬帝國隕落後,記憶與體制如何在歐洲各地過渡、變更,恢復中世紀早期本有的光彩。 《中世紀盛期的歐洲》循王權和教權的纏鬥、信仰和理性的革新講述歐洲中世紀的複興,以及突然臨到的瘟疫與飢荒。

《企鵝歐洲史·古代中世紀卷》從西方文明的起頭開始,講到今日歐洲的雛形。從青銅時代、古希臘羅馬,到中世紀的基督教大同,歐洲的面貌漸漸清晰。那是理性與信仰、王國與帝國起初的碰撞,歐洲作為文明和政治中心興起的鋪墊,也是深刻影響我們生活世界的歐風美雨的源頭

目錄

《古典歐洲的誕生:從特洛伊到奧古斯丁》導讀

致 謝

前 言

章 愛琴海地區,米諾斯人、邁錫尼人和特洛伊人:約西元前1750 年—前1100 年

章 地中海、黎凡特與中歐:西元前1100 年—前800 年

第三章 希臘人、腓尼基人與西地中海:西元前800 年—前480 年

第四章 希臘、歐洲與亞洲:西元前480 年—前334 年

第五章 亞歷山大大帝與希臘化世界:西元前334 年—前146 年

第六章 羅馬、迦太基與西方:西元前500 年—前146 年

第七章 羅馬、義大利半島和帝國:西元前146 年—西元14 年

第八章 羅馬帝國:西元14 年—284 年

第九章 羅馬帝國晚期:西元284 年—425 年

插圖清單

延伸閱讀

年代表


第1章 引言

部分 羅馬帝國及其分裂,400—550

第2 章 帝國的分量

第3 章 基督教羅馬世界的文化與信仰

第4 章 危機與延續,400—550

部 後羅馬時代的西方,550—750

5章 墨洛溫時期的高盧和日耳曼,500—751

第6章 地中海西部諸王國:西班牙和義大利,550—750

第7 章 無國:不列顛和愛爾蘭,400—800

第8 章 後羅馬時代的價值:文化、信仰與政治規範,550—750

第9 章 財富、貿易與農民社會

第10 章 有形的力量:物質文化與展示,從羅馬帝國到加洛林王朝

第三部 東方諸帝國,550—1100

第11 章 殘存的拜占庭,550—850

第12 章 阿拉伯政治勢力的形成,630—750

第13 章 拜占庭的復興,850—1000

第14 章 從阿拔斯的巴格達到倭馬亞的科爾多瓦,750—1000

第15 章 國家與經濟:地中海東部的貿易網絡,600—1000

第四部 加洛林與後加洛林時代的西方,750—1000

第16 章 加洛林世紀,751—887

第17 章 知識分子與政治

第18 章 10 世紀的繼起國家

第19 章 「加洛林的」英格蘭,800—1000

第20 章 歐洲邊緣地區

第21 章 加洛林世界與「封建」世界之間的

第22 章 農民階級的囚籠化,800—1000

第23 章 總結:歐洲歷史的規律,400—1000

附 錄

致謝

註釋及參考書目


《中世紀盛期的歐洲》導讀

作者序

部分 11 世紀的歐洲

第 1 章 1000 年的基督教世界

第 2 章 地中海地區的歐洲

第 3 章 北歐人、凱爾特人與盎格魯—撒克遜人

第 4 章 法蘭克/ 法蘭西

第 5 章 中歐地區

部分 12 世紀的文藝復興

第 6 章 主教敘任權之爭

第 7 章 次運動

第 8 章 知識界

第 9 章 12 世紀的文化創新:俗語文學與建築

第10 章 政治勢力及其環境(上)

第11 章 政治勢力及其環境(下)

第三部 13 世紀的歐洲

第12 章 社會結構

第13 章 教宗依諾森三世與第四次拉特蘭會議

第14 章 學問

第15 章 北方諸王國

第16 章 波羅的海和中歐

第17 章 哥德世界

第18 章 南歐

第四部 14 世紀早期的基督教世界

第19 章 飢荒與瘟疫

第20 章 政治與社會暴力

第21 章 危機中的教會

結語

致謝

附錄

世系表

參考書目

推薦閱讀

企鵝歐洲史1-3:古典歐洲的誕生+羅馬帝國的遺產+中世紀盛期的歐洲(套裝3冊)
NT$1980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