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單

張其成全解黃帝內經(靈樞+素問 全5冊 )生命的百科全書 講透周易陰陽五運六氣 傳統醫學養生寶典 哲學醫學養生學
NT$ 2690  

張其成全解黃帝內經(靈樞+素問 全5冊 )生命的百科全書 講透周易陰陽五運六氣 傳統醫學養生寶典 哲學醫學養生學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790.jpg

張其成全解黃帝內經(全5冊)

系列名:張其成國學經典全解叢書

ISBN13:9787508099750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作者:張其成

出版日:2021/01/18

裝訂/頁數:平裝/1567頁

規格:24cm*17cm (高/寬)

編輯推薦

本書作者張其成是中國首位《黃帝內經》博士後,師從《黃帝內經》泰斗王洪圖教授,是有四十餘年國學及中醫研究之集大成者,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以中醫藥文化助推中華優秀文化復興研究”,也是喜馬拉雅山國學主講,其主講主題的首度故事《新世界》。

張其成教授出身於安徽國醫世家“張一貼”,結合醫家傳承數百年的長壽養生法,逐章逐篇解讀《黃帝內經》的深刻內涵,定能對讀者有所啟發。

讀《黃帝內經》,可以為您打開一道認識生命真相的終極之門!

讀《黃帝內經》,可以讓您掌握內求的方法,找到健康長壽之道!

讀《黃帝內經》,可以讓您活得更好,活得更久,頤養天年!

內容介紹

《黃帝內經》是歷史上第一部中醫學經典、養生學的寶典,也是第一部關於生命的百科全書。託名黃帝,以黃帝與大臣對話的形式撰寫,主體部分成書於漢代,通行版本一共162 篇,其中《素問》81 篇,《靈樞》81 篇。 《黃帝內經》提倡“陰陽調和,五行致中”,在治病方面主張求本,未病先防;在養生方面,主張“內求”激發人體潛能、提升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常保身心健康。作者張其成作為國學專家,立足中華傳統文化的大背景、大視野,從《易經》及諸子百家的視角,全面展示《黃帝內經》作為一部國學經典的文化魅力;以元典—語譯—解讀的體例,詳細揭示《黃帝內經》的學術思想;以國養生家「甄養世家「貼合世家」的自然研究體驗。

《張其成全解黃帝內經》從哲學、醫學、養生學三個維度逐字逐句講透《黃帝內經》。

一、哲學維度:以周易、儒釋道、諸子百家的理念,解密《黃帝內經》蘊含的深厚哲理,「調和致中」的理念不止於調養身心,更有利於認識世界、和諧相融。

二、醫學維度:以陰陽五行、五運六氣之理,解析人體運行保養的規律,治病求本,調和陰陽,辨證施治,使運轉故障的身體恢復健康。

三、養生學維度: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向內求,治未病。養護精氣神,四季調節,五臟調養,飲食情緒調控,不同體質及性別的養生法。

作者張其成作為國學專家,立足中華傳統文化的大背景、大視野,從《易經》及諸子百家的視角,全面展示《黃帝內經》作為一部國學經典的文化魅力;以元典—語譯—解讀的體例,詳細揭示《黃帝內經》的學術思想精華;以國醫異世家「張一帖」四世書信。

《張其成全解黃帝內經》為您打開一道認識生命真相的終極之門,為您找到一條內求外揣的健康長壽之道,從而讓您活得健康快樂,活得更好更久!

《張其成全解黃帝內經·靈樞》,「靈樞」意為主宰生命的樞紐和關鍵,也就是神氣、靈氣運行的通道-經絡。主要講經絡原理及針灸之法,包括臟腑經絡、病因病機、診斷治療,重點闡述了經絡穴位、針刺手法及針灸治療的原則。

本書說明《素問》,素問意為對生命本質的追問,講的是人體生命的基本理論,囊括陰陽五行、臟腑氣血、生理病理、診斷治療、針灸方藥,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並指導著千百年來的中醫實踐。

作者簡介

張其成,著名國學專家、養生專家、中醫文化學家。非遺「張一帖」醫家第十五代傳承人,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第一位《黃帝內經》博士後,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首任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文化學科帶頭人,先後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文化分會主任委員,世界中聯中醫藥文化專委會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中醫哲學專委會會長,全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國際易學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等。幼承家訓,習醫學文,易儒並進,章黃一脈,佛道雙修。首次提出“易道主幹,三教合易”說,主張“易魂佛心,儒風道骨,醫藝並用,五經歸元”,以內求實修打通生命覺悟之路。尤其在《易經》與《黃帝內經》的相關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被稱為當代易醫學派的代表性人物。從2004年開始系統講授“國學五經”,目前是全國唯一講授“國學五經”的國學導師。在中央電視台、喜馬拉雅FM等主講《易經》《黃帝內經》,是最受歡迎的國學主播之一。曾獲霍英東教育基金青年教師獎、美國東亞人學會優秀著作獎、許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許多暢銷書獎、「最受歡迎的中醫藥十大好書」「十大國學好書」等。

張其成全解黃帝內經(靈樞+素問 全5冊 )生命的百科全書 講透周易陰陽五運六氣 傳統醫學養生寶典 哲學醫學養生學
NT$2690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