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單

肘後備急方輯校(全二冊) (晉) 葛洪 繁體橫排
NT$ 1590  

肘後備急方輯校(全二冊) (晉) 葛洪 繁體橫排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主图-0111.jpg

肘後備急方輯校

著者:(晉)葛洪 原著 (梁)陶弘景 補闕 (金)楊用道 附廣 沈澍農 輯校

字體:繁體

開本:32開

字數(千字):58.95

頁碼數:872

裝幀:精裝

冊數:2

ISBN號:978-7-5506-4183-9

內容介紹

《肘後備急方》八卷,東晉醫學家葛洪編撰,梁代陶弘景補闕,金代楊用道附廣,是我國中醫方劑學史上重要著作之一,涉及內外婦兒等各科常見病,尤其是各科急症,被公認為我國第一部急救專書。

《肘後》歷史傳承演變情況較為複雜,在歷代傳抄、刊刻過程中,文字多有脫衍訌,內容方面有較多增補改編,也有大量文字佚失。沈澍農教授在中醫文獻研究領域造詣深厚,對本書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在廣泛汲取歷代醫家研究精華的基礎上,對本書作全新輯補,予以全方位校對和註釋,對所有輯源文獻均標出處。本書的出版,對現代讀者讀懂、使用本書,挖掘發揚其精華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目錄

《肘後備急方》綜考(代前言)


輯佚與校註體例説明


刻葛仙翁《肘後備急方》序(李序)


葛仙翁《肘後備急方》序(段序)


葛仙翁《肘後備急方》序(葛序)


華陽隱居《補肘後百一方》序(陶序)


鹿鳴山續古序


《附廣肘後方》序(楊序)



肘後備急方卷一


救卒中惡死方第一


附方


輯佚


救卒死屍蹺方第二


輯佚


救卒客忤死方第三


附方


輯佚


※救自縊死方·新輯佚篇


※救溺死方‧新輯佚篇


※救入井塚悶死方·新輯佚篇


※救熱暍死方·新輯佚篇


※救凍死方·新輯佚篇


治卒得鬼擊方第四


附方


輯佚


治卒魘寐不寤方第五


附方


輯佚


治卒中五屍方第六


輯佚


治屍注鬼注方第七


附方


輯佚


治卒心痛方第八


附方


輯佚


治卒腹痛方第九


附方


輯佚


治心腹俱痛方第十


附方


輯佚


治卒心腹煩滿方第十一


附方


輯佚


肘後備急方卷二


治卒霍亂諸急方第十二


附方


輯佚


治傷寒時氣溫病方第十三


附方


輯佚


治時氣病起諸復勞方第十四


附方


輯佚


治瘴氣疫癘溫毒諸方第十五


附方


輯佚


肘後備急方卷三


........


【作者簡介】

葛洪(約283-約363),字稚川,自號抱樸子,世稱小仙翁,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東晉時期道士、道教學者、煉丹家、醫學家、 科學家。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諫貞白先生,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南朝齊、梁時道教學者、煉丹家、醫藥學家。

楊用道,金代醫家,生卒年不詳。曾任遼儒林郎,汴京國子監博士。著有《附廣肘後方》。

沈澍農,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要學術成就有:創立中醫古籍異位字研究,撰寫相關論文數十篇。主要學術專題論文為《醫心方校釋》、敦煌醫藥卷子研究等。並參與研究生規劃教材的撰寫,已出版的教材有《中醫古籍校讀法》。

【前言】

《肘後備急方》(以下一般簡稱《肘後方》)是中醫方劑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對中醫藥學的發展貢獻巨大,影響深遠。從某意義上説,《肘後方》在中醫史上的價值可以與《傷寒論》並列。 《傷寒論》是經方一路的創始之作和代表作,《肘後方》則是簡驗方一路的開山之作和代表作。對比出土的秦漢醫簡,《肘後方》遠紹秦漢醫方,用方質樸,追求取材方便,奏效快速。在宋以前近千年間,《肘後方》《小品方》爲代表的簡驗方一路著作的影響其實大於《傷寒論》。 《備急千金要方》《外臺秘要方》等綜合性方書都收載了不少《肘後方》中的方劑,而《小品方》《集驗方》《醫心方》《串雅》等方書更是著重於承襲《手肘後方》「簡、便、廉、驗」的治療思想。宋以後,尊經之風漸強,簡驗方一路才退居經方之後。但許多民間方書或文人雅士抄輯的驗方書,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走《肘後備急方》的路綫。這説明《肘後方》的影響力依然是巨大的。

 作者葛洪生平槪要

《肘後備急方》,作者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樸子,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人。按《晉書葛洪傳》《晉書》卷七十二,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第1269—1271頁。 ,葛洪年壽八十一歲,則約生於晉武帝太康五年(284),卒於晉興寧元年(363);但另有幾種不同記載與推算,大多是生年不變或稍往前推至晉太康四年(283),卒年前推二十年左右。葛洪生年有比較確定的依據,《抱樸子‧外篇》佚文雲:「昔太安二年,京邑始亂,餘年二十一。」王明:《抱樸子內篇校釋》 ,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382頁。以此上推,葛洪生於晉太康四年。判斷葛洪卒年的依據主要見於一個事件的記載。 《晉書葛洪傳》雲:「後忽與岳疏雲:『當遠行尋師,剋期便發。』岳得疏,狼狽往別。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至,遂不及見。 ,時任廣州刺史。 ,但此時的廣州刺史已是謝奉(謝安南),而非鄧岳。故葛洪當卒於晉康帝建元元年(343),年壽六十一歲丁宏武:《葛洪年表》,《學研究》2011年第1期,第10—16頁。 。

葛洪《抱樸子外篇·自敘》記載:「抱樸子者,姓葛,名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也。其先葛天氏,蓋古之有天下者也,後降爲列國,因以爲姓焉。

其祖父葛奚(一作系)效力三國孫吳,曾擔任太子少傅、中書、大鴻臚、侍中等職;叔祖父葛玄,字孝先,好神仙修煉之術,兼通醫術,世稱「葛仙翁」。其父葛悌,由吳入晉,曾爲邵陵太守,卒於官。

.....

神仙傳校釋

出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73478

包裝:平裝

開本:32

頁數:369

字數:160 千字

語種:中文繁體豎排

內容簡介

《神仙傳校釋》是一部著名的道教經典。書中記載古代傳說中八十五位神仙故事,大致繼《列仙傳》而作,體現了早期道教的神仙風氣。胡守為先生以品質較勝的《四庫全書》本(用毛晉輯本)為底本,參照其他版本和徵引文獻,做了精心的校勘,使《神仙傳》有了一個較為正確可靠的版本;胡先生還廣徵博採,對重要的詞語,尤其是道教養生術語做了註釋,以幫助讀者更深刻地了解博大精深的道教養生學理論,使我們清晰地看到雜亂的“怪誕故事”背後所依賴的一以貫之的「嚴謹體系」。

作者簡介

葛洪(284~364),字稚川,自號抱樸。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著有《神仙傳》、《抱樸子》、《肘後備急方》、《西京雜記》等。

胡守為,1929年出生,廣東東莞人,陳寅恪教授弟子、得力助手,潛心從事陳寅恪學術思想、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嶺南文化及中外宗教文化等課題的研究。曾任中山大學歷史系碩士生指導教授、中山大學副校長。主要著作有《陳寅恪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嶺南古史》、《南越開拓先驅-趙佗》等。



肘後備急方輯校(全二冊) (晉) 葛洪 繁體橫排
NT$1590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