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簡忠威水彩藝術
作者:簡忠威
ISBN號:9787515517926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版印次:1版 1次
開本:12開
裝幀:精裝
頁數:227
出版時間:2019-03
印刷時間:2019-03
編輯推薦
意境,是畫家對現實的感受與想像,是「氣質」的美學;構成,是畫家對畫面的架構與計算,是「和諧」的美學;繪畫性,是畫家對媒介特質的詮釋與表現,是“自然與抽象”的美學。
三位一體的品味有多高,繪畫的藝術境界就有多高。
──簡忠威
▲《意境:簡忠威水彩藝術》:水彩藝術大家、繪畫藝術教育家簡忠威先生的扛鼎之作。
▲中式「意境」美學:簡忠威將中式繪畫藝術的美學「意境」融入西方水彩畫,驚艷國際水彩畫壇,作品屢獲大獎。
▲水彩藝術教育家:簡忠威不僅是一位畫家,更是投入20年時間專注於水彩畫教學的藝術教育家;受邀至歐美十餘個國家舉辦「簡忠威國際水彩高研班」。桃李滿門,擁躉無數。
▲DJ收錄:全書DJ收錄簡忠威159幅經典畫作、106則教學精華語錄、10幅得獎作品的作畫示範。
▲《意境》適合各階段水彩畫學習者使用:
入門初學者-詳細、實用的基礎知識,收穫紮實的初階實力。
渴望進階者-領略名師獨門繪畫秘訣,掌握精進技巧的訣竅。
行家作畫者-檢視創作初衷,邁向卓越,躍升為大師級人物。
品質還原-重金採購同品質進口純質紙,圖文無刪節100%呈現,國內DJ印刷企業承責印製,精準還原畫作色彩。
工藝升級-書體尺寸擴大20%,更大畫幅助你細品畫作用筆施色;軟精裝升級為硬精裝,更好保護書體,方脊鎖線可平開欣賞臨摹。
內容簡介
《意境:簡忠威水彩藝術》是水彩藝術大家、繪畫藝術教育家簡忠威先生的巔峰。
簡忠威以特有的中式「意境」美學呈現西方水彩畫藝術,屢獲國際大獎,成為國際知名的水彩畫家。書中收錄了簡忠威先生諸多名作,包括2014年「形趣之境」個展後精選的畫室示範、國外寫生和室內創作等159幅經典作品;供讀者欣賞和收藏。
身為著名的水彩藝術教育家,簡忠威在20年教學生涯中的精華要義也是一筆藝術寶藏;《意境》則將這些學習精義一併收錄。書中有大量的文化美學隨筆、語錄精粹,主題涵蓋藝術創作歷程的分享、水彩創作技法之教學,及人生經驗的反思。對水彩畫愛好者磨練方法與技巧,大有裨益。
全書分為九大篇章,其中10組作畫示範,有系統地引導讀者循序漸進練習,包含:創作鉛筆底稿的要點、線條輕重緩急的安排;如何賓主分明、聚散有致的構圖佈局,並在懂得大中小、黑灰白、點線面等第一階段的抽象構成後,進入更深的抽像變化、豐富它的連接;掌握明暗值與彩度的要求;透析水彩寫生的秘訣──先大後小、先遠後近、先濕後乾、先亮後暗等。
閱讀《意境》,不僅能感受水彩名家真誠的創作思考,還能收穫「看示範學水彩」的實踐體驗,帶領讀者全方位浸潤藝術名家的創作美學與技法真義,完成令人驚嘆的大師級畫作。
目錄
Chapter 1 光與影
技巧的真義
淬煉後的閃亮-藝術家追求卓越,而非風格
作畫示範
奧斯塔的陽光No. 2
Chapter 2 暮色與夜
台灣水彩的黃金時期即將揭開序幕
作畫示範
威尼斯暮色
Chapter 3 水面與倒影
成名畫家的門檻
作畫示範
威尼斯夜色倒影
Chapter 4 冬與雪
突兀與延展
作畫示範
雪中之戀
Chapter 5 雲與樹
藝術精神-人類永恆的生活態度
基礎的深度,決定藝術的高度
作畫示範
文學森林紀州庵
Chapter 6 花與鳥
台灣水彩教父-李煜培老師
作畫示範
紫色桔梗花
Chapter 7 台灣印象
搞不清楚「美術」的美術班
作畫示範
九份意境
Chapter 8 寫生
寫生與習作
藝術的初衷
作畫示範
莫斯科的結構
下司艷陽天
Chapter 9 人物與素描
水彩畫的魅力-表現方向與收放之間
「素描」是什麼?
作畫示範
大師
【編輯推薦】
自己的畫只會讓別人愛,但自己卻愛不了。所以,你只能去愛別人、愛世界萬物。然後,讓自己被人愛。真正的藝術家,只能鞭打自己,卻無法愛自己。
──簡忠威
蜚聲中外的華人水彩大家簡忠威先生,暌違5年,全新力作!
展現蜚聲國際的水彩大師5年變革之境,20年執教人生。 「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榮譽顧問、美國水彩協會署名會員兼海豚會士、美國肖像協會署名會員歷時5年,融入水彩教學20餘年體悟,匯聚東方大師視角下的西方水彩創作全紀錄。
152幅新作、14件太行山色、78幅素描草圖,喚醒世人內心的東方意蘊、東方美學!
畫家親自遴選,大陸首發,涵蓋榮獲國際大獎精品,再次喚醒全世界東方美學的共鳴。不限風景、靜物、人像,不限素描、留白、色彩,5年精選傑作融合傳統東方畫意,呈現東方藝術家眼中的西方世界,水色遊戲中熠熠生輝的東方之美。
63篇技法心得、52段藝術思語、14篇專題文章,品味水彩哲學新境界!
獻給所有熱愛水彩和生活的讀者,豐富真誠的藝術感悟,有趣易懂的構圖學藝術啟發。原始草圖 鉛筆構圖 流程草圖 實景照片,還原大師創作歷程,解析大獎作品誕生的創作原則。讓每位愛好者、學習者掌握下筆的邏輯結構,觸發創作熱情。
追逐原彩的“畫家之眼”,無限接近原作的精美畫冊,值得收藏的水彩藝術!
畫家親自校色監印,還原原作的詩意魅力;12開方脊精裝,可平攤鋪開,延續高品質閱讀體驗,品味更多微小之趣、宏觀之美;精選超感藝術紙張,對色感做出質的飛躍,細品東方意蘊的獨特藝術肌理。
【內容簡介】
《心境:簡忠威水彩藝術》是水彩大家、藝術教育家簡忠威先生繼《意境》之後、時隔5年的新作,同時也是「境」系列的收官之作。
從“形趣之境”到“意境”再到“心境”,簡忠威先生用十年的水彩心路,引領讀者走進水彩藝術的絢麗殿堂。這裡面,有水彩的特質分析,有繪畫的基礎原則,有媒介的選擇發揮,有技巧的闡釋講解。 《心境》一書選集簡忠威先生將自己對中國繪畫的理解和西方水彩的研究熔鑄到太行山色中的最新創作,從畫面構思、處理、用色到定名,從畫作到畫意,無處不在的東方神韻,令人一見鍾情的東方美學。
透過本書,讀者不僅能欣賞到高水準的繪畫傑作,還可以讀到一位水彩名家的自我挑戰與革新。感受一位藝術家,對於觀賞者的誠摯感謝,對於學習者的諦諦教誨,對於自身的孜孜以求。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屋頂天際
把自己逼到絕境,就能看見自己的藝術
把素描熬成湯底
跳脫框架
伏爾塔瓦河
威尼斯交響曲
畫什麼 怎麼畫
抄襲的定義
2021年的水彩回顧
延展
豐富與單純
繪畫的魅力
理性與感性
收尾的藝術
風格就像空氣
不是塗上顏料,而是留下痕跡
我在樂團班與美術班的點滴回憶
第二章 燈火夜色
我是怎麼畫的?
人生的旁白
當街燈亮了起來
留白的藝術
飛龍在天
熟能生巧的人性弱點
在靈光乍現之前
為合而分
藍色塞納
歌劇院魅影
選擇的機會
洗白的逆襲
水彩畫家的真心話
第三章 街道巷弄
畫家心裡藏首詩
素描 水彩
三位一體
走在信仰的路上
在羅浮宮外
謝謝你看到我的畫
飛白
蓋住肉眼 打開心眼
水彩刮刮樂
後窗
光影的料理
重複,是統合的敵人
收放自如
換位思考
黑白鍵上的雨滴
第四章 天空與樹
惜福
只有內化的素描態度 沒有表面的素描技巧
破壞性建設
自學的時代
默畫
飛出風格的鳥籠
天然與人工
基礎不等於基本功
空即是色
畫造形,不畫景物
繪畫不死
再說AI:我畫畫因為我喜歡
第五章 晉中古城
平遙暮色 創作過程解析
黃土高坡上的布達拉宮 創作過程解析
日照大宅門 創作流程解析
春草綠 創作過程解析
紙板的溫度
晨光不待啟窗扉 創作過程解析
寫生,萬事莫如抓影急
十與Ⅹ
第六章 花卉靜物
第一眼,就決定了愛或不愛
開場容易結局難
起死回生的意義
水彩的企劃書
一場遊戲,一張畫
把題材吞進去,再吐出來
點亮自己的燈
捨棄比變造容易
三十年前的我
三十年後的我
第七章 人物肖像
觀心
阿良的微笑
Robert Wade
線條與調子
水彩的樣貌
形的企圖
認識才有真愛
只要用心看就會進步
為什麼剛好是我?
大師的鏡子
第八章 集外
焦點能量分析
問與答集
【作者簡介】
簡忠威,水彩藝術創作與教育工作者。 1990年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畢業,1998年台灣師範大學美術西畫創作組碩士。目前擔任「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榮譽顧問、美國水彩協會(American Watercolor Society,AWS)署名會員兼海豚會士(AWS, D. F.)、美國肖像協會(Portrait Society of America,PSA)署名會員。簡忠威先生的作品近年來屢獲重要國際水彩大獎,向國際水彩界展現東方美學的無限創造力。
【前言】
自序
2014年,我以45歲重出水彩江湖的心態,從畫室教學示範裡精選出百餘件水彩作品,舉辦個人畫展“形趣之境”,並發行同名畫集。其中,除收錄全部展出作品之外,也節錄了我在社群媒體上發表的有關繪畫教學與創作的心得短文。十年前的這場展覽與同期畫集,可說是在畫室的講桌上,一張張、一句句累積出來,是初試啼聲的簡忠威水彩藝術。
2018年,我再次舉辦水彩個展,比照四年前的模式推出新的畫集,除收錄2014年至2018年間的作品和文章之外,在每個篇章之後,增加一組過程示範圖說講解,給傳統畫冊增添學習與收藏的多元價值。畫展與畫集皆取「意境」之名,是為了和「形趣之境」產生聯結,另一方面,也隱喻從形像到意象的境界追求。 《意境》中的作品,以50歲的水彩畫家在個人藝術風格趨於成熟的普遍認知標准上,自認為算是達標了。
2021年,畫室因全球情勢不得不長時間停課,我有了更多時間與精力去整理我的教學筆記,例如本書收錄的探討「焦點能量分析」的專文。停課前的畫室示範、前幾年在世界各地的寫生,以及那些還差臨門一腳的未完成作品,陸續收官、落款,例如第16屆國際ARC沙龍大獎賽中獲獎的《盧浮宮外》《點亮自己的燈》。同時,我開始創作四開以上的室內作品,包括在美國肖像協會舉辦的第25屆國際肖像大賽獲第一榮譽獎的作品-人生首次的水彩自畫像:《孤獨的自畫像》。
2023年11月,我結束了長達20年的工作室水彩教學生涯,從此得到完全的創作自由。在不再煩惱「下週要為學生畫些什麼」之後,我開始挑戰大尺幅的水彩創作,《黃土高坡上的布達拉宮》成為我自畢業以來,第一件全開的水彩畫。
雖然,我現在逢人就說類似「從畫室退休,是我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決定」之類的話。但我深知,我的水彩畫無論就題材或風格來看,之所以有著如此多樣的面貌,完全得益於多年來在畫室求新求變的教學實踐,它讓我對題材不挑食、將風格當遊戲。
2024年初,我著手整理2018年至今所有的水彩畫作品,準備將其與另外十餘件素描一起編輯成冊。與《意境》的不同之處在於,這本畫集收錄了我上課時的示範或個人創作所參考的原始題材照片、鉛筆構圖髮想小稿等。我想在版面空間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展示作品背後的“來源”,供大家比對研究。
我曾在2019年初寫了幾句話發在網路平台上:
畫深入不畫清楚,畫豐富不畫細節。
畫殘缺不畫瑣碎,畫造形不畫景物。
畫心境不畫視界,畫品味不畫風格。
沒想到它們在繪畫圈裡迅速傳開,讓許多畫友,尤其是學生或初學者感到困惑。畫得越深入豐富,細節不就越多越清楚嗎?殘缺與瑣碎如何區別?造形與景物是兩回事嗎?內心感受與肉眼所見沒有關係嗎?個人品味不等於個人風格嗎?畫家辛苦工作,不就是為了畫出自己的風格,這難道錯了嗎?
當時,我曾想過要找時間好好寫幾篇長文來解釋這幾句話。不過,當我看到許多網友紛紛對這幾句話提出自己的詮釋與見解後,就確定不需要我多此一舉了。經過自己思考的答案,永遠比書上的標準答案,有分量、有價值、有意義。這也是我把上課時的草圖與素材照一收錄的原因。由於版面有限,許多作品沒有多做說明,我希望大家自己去解讀這些訊息,找出變化的軌跡,使之成為自己的養分。
從2014年的《形趣之境》到2018年的《意境》,再到2024年的《心境》,這三個書名隱含著我在不同時期對「造形」「探意」「從心」的自我批判與境界追求。這本《心境》雖然是簡忠威「境系列」水彩畫集的完結篇,但它同時也開啟了新的篇章,提醒我不忘初心、不違本心、不負真心,繼續探索水彩藝術未究之境。
簡忠威寫於永和
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