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單

烏有園 第一輯 繪畫與園林
NT$ 1290  

烏有園 第一輯 繪畫與園林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烏有園·第一輯

系列名:烏有園

ISBN13:9787560856308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作者:金秋野; 王欣

出版日:2015/03/01

裝訂/頁數:軟精裝/292頁

規格:23.5cm*16.8cm (高/寬)

版次:一版

內容介紹

"烏有園"是系列出版物的名稱,計劃每年一本,關注有關"中國傳統設計語言現代轉化"方面的積極探索,涵蓋理論與實踐(包括實驗性作品)兩個方面,內容以建築為主,也關注造型藝術、繪畫、文學等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本書由金秋野和王欣輪流擔任學術主持,採取約稿方式,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者撰寫文章。 "烏有園"是系列出版物的名稱,計劃每年一本,關注有關"中國傳統設計語言現代轉化"方面的積極探索,涵蓋理論與實踐(包括實驗性作品)兩個方面,內容以建築為主,也關注造型藝術、繪畫、文學等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本書由金秋野和王欣輪流擔任學術主持,採取約稿方式,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者撰寫文章。

作者介紹

金秋野,王欣 編

金秋野:北京建築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當代建築理論、建築評論、城市宗教空間。在各類刊物發表評論文章百餘篇,並出版專著《尺規理想國》等兩部;潛心從事建築理論文獻的翻譯工作,譯有《密斯評傳》《光輝城市》《透明性》等17部專著。 王欣:中國美院建築學院副教授,造園工作室主持建築師。曾任教於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專注於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當代轉換,並著有大量文章。

目錄

Foreword 題語

Open Books 開卷

山居九式

建築需要如畫的觀法

凝視與一瞥

Works 作品

隨形制器

紅磚美術館三識

因樹為屋隨遇而安,開門見山會心不遠

物境許遇

Researches 研究

限量建築

假山之假

Horizons 視野

庭園? 建築六議

具體的傳統

Special Topics 專題

閱讀園林

角園記

Appreciation 賞會

知天,建築自然


烏有園·第二輯:幻夢與真實

系列名:烏有園

ISBN13:9787560865294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欣; 金秋野

出版日:2017/01/13

裝訂/頁數:軟精裝/348頁

規格:24cm*17cm (高/寬)

版次:一版

編輯推薦

在2014年12月出版《烏有園*輯:繪畫與園林》之後,兩位編者王欣和金秋野繼續借助“烏有園”系列,總結並呈現近年來國內學者和建築師對中國傳統園林文化及其當代傳承的探討成果。除了兩位編者的理論文章、實踐作品之外,《烏有園第二輯:幻夢與真實》更邀請了董豫贛、李興鋼、魯安東、宋曙華等其他諸位作者,從“作品”“研究”“視野”等不同角度,探討傳統繪畫、園林與當代建築設計語言的轉化關系。

本輯秉承了*輯的學術嚴謹風格,在內容上亦涵蓋了傳統文化、園林、藝術、歷史、建築等範圍,因此無論是建築學專業讀者、學者或是社會人文領域研究者、學生,或是任何對中國書畫、器物、園林等傳統文化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都會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體悟到一些「幻夢」或「真實」。

內容介紹

「烏有園」是系列出版物的名稱,計劃每年一本,關注有關「中國傳統設計語言現代轉化」方面的積極探索,涵蓋理論與實踐(包括實驗性作品)兩個方面,內容以建築為主,也關注造型藝術、繪畫、文學等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本書由金秋野和王欣輪流擔任學術主持,採取約稿方式,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者撰寫文章。 「烏有園」是系列出版物的名稱,計劃每年一本,關注有關「中國傳統設計語言現代轉化」方面的積極探索,涵蓋理論與實踐(包括實驗性作品)兩個方面,內容以建築為主,也關注造型藝術、繪畫、文學等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本書由金秋野和王欣輪流擔任學術主持,採取約稿方式,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者撰寫文章。

目錄

題語 Foreword (葉放)


開卷 Open Books

作為異托邦的江南園林(童明)

石山壹品(董豫贛)

烏有園實驗(王欣)

閉門即深山(金秋野)


作品 Works

微園記(葛明)

瞬時桃花源(李興鋼)

靜謐與喧囂(李興鋼)

雙園捌法(董豫贛)

泉州的「紅房子」(王欣)


研究 Researches

隱匿的轉變:對20世紀留園變遷的空間分析(魯安東)

想像中的對話:利瑪竇的晚明蘇州(吳宏德)

抱殘守缺(宋曙華)

藏書園林的想像與記敘-從「嫏嬛福地」的寫作與在場談起(周公釗)

庭園的日常-以「庭園物件」為基礎的測繪(覃池泉)


視野 Horizons

從「瀟湘八景」看南宋山水畫的禪意境(颮孫恩揚)


專題 Special Topics

閱讀庭園之二:假山的觀法素描

烏有園‧第三輯:觀想與興造

系列名:烏有園

ISBN13:9787560879635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作者:金秋野

出版日:2018/12/01

裝訂/頁數:軟精裝/248頁

規格:26cm*19cm (高/寬)

版次:一版

內容介紹

「烏有園」系列出版品自前兩輯面世以來,深受讀者好評。在第三輯裡,兩位編者秉承了一貫的優質選文水準,多位作者從各個視角分析園林空間藝術,既有從古畫分析對中國傳統江南園林,也有從傳統木構建築的角度分析,還有對亞洲建築大師巴瓦的建築空間分析,呈現出傳統園林空間的當代性,對今天的專業讀者來說有特殊的意義,對書畫人文學者來說也有全新的視野。

「烏有園」系列出版品每年一本,關注「中國傳統設計語言現代轉化」的積極探索,涵蓋理論與實踐(包括實驗性作品)兩個方面,內容以建築為主,也關注造型藝術、繪畫、文學等相關領域的新進展。由金秋野和王欣擔任學術主持,採取約稿方式,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者撰寫文章。 《觀想與興造/烏有園•第3輯》為第三輯。

目錄

題語(金秋野)

● 研究

文人營園的時空壓縮:江南園林的範式與變型(童明)

體宜兩辨(張翼)

傳統大木建築中的結構與空間(樸世禺)

● 作品

截來一角‧模山範水:松蔭茶會營造記(王欣)

● 專題:巴瓦與庭園的東方性

花園裡的花園:傑弗裡·巴瓦和他的「順勢設計」(金秋野)

巴瓦之庭(董豫贛)

傑弗裡·巴瓦剖面研究(葛明 陳潔萍)

傑弗裡·巴瓦作品中的地形與近地空間設計(王君美)

● 教學

芥子納須彌的造園觀想:「興造的開端-園宅與院宅」課程教學實錄之二(宋曙華)

傳統「哲匠」觀下的工法思辨與「砌築基礎」課程的教學探索(陳立超)

楔入城市的溪穀:一座吳山般的建築(王欣 謝庭葦)

折子戲台:《夜宴圖》的建築學物化(王欣 孫昱)

● 視野

解剖華山:三幅14世紀頁中的視覺冒險(吳洪德)

正向瞻園-吳彬的《歲華紀勝圖》與明朝南京園林(胡恆)

明朝小說插畫的空間語言(金秋野 王一同)

從縮地術到壺中天-兩種不同的遠、近、大、小之辨與觀玩之法(張翼 梁昊飛 鄭巧雁)

榱桷之下,作木生奇——江南園林建築木作人視景觀意趣初探(錢曉冬)

烏有園·第四輯:袖峰與洞天

系列名:烏有園

ISBN13:9787560896069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欣

出版日:2021/03/01

裝訂/頁數:平裝/353頁

規格:24cm*17cm (高/寬)

版次:一版

內容介紹

本書是《烏有園》系列出版品的第四輯。本系列關注國內在傳統設計語言之現代轉化方面的積極探索,涵蓋理論與實踐(包括實驗性作品)兩個方面,內容以建築為主,也涉及造型藝術、繪畫、文學等相關領域的近期新進展。由金秋野和王欣輪流擔任學術主持,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者撰文。 第四輯「袖峰與洞天」搶先發售邀請普立茲克獎得主王澍撰文,講述了他的太湖房和縈繞在設計前後的思考,王澍與園林之間的關係也由此浮現。為本輯供稿的還有藝術家隋建國、展望,以及建築、園林、景觀領域的設計師和學者,包括顧凱、吳洪德、覃池泉、葛明、李興鋼、錢曉冬、鄭巧雁、張翼、柯雲風、張逸凌、姜俊等11人。 本輯延續了研究、作品、教學、專題等往期欄目,從“袖峰”到“洞天”,從追求山水遊觀體驗與畫意的造園到無目的的創造,從室內造“山”到精神性空間的營造,從模擬動物的疊山到模擬天然石頭的假山石…在自然與人工、傳統與現代的轉換中,建構等

目錄

開卷 Open Books

小房記道 (王澍)

肉身成道(外一篇) (隋建國)

截取造化一爿山-阿道夫‧路斯住宅設計的空間複雜性問題 (金秋野)

研究 Researches

擬入畫中行-晚明江南造園對山水遊觀體驗的空間經營與畫意追求 (顧凱)

抵抗原型的原型-賞石的一種現象學閱讀筆記 (吳洪德)

「九獅山」與中國園林目前的動勢疊山傳統 (顧凱)

第一百零二塊文石 (覃池泉)

作品 Works

春園記 (葛明)

《新素園石譜》節錄 (展望)

峰林修台,殘基造院-樓納露營服務中心 (李興鋼)

向心而居 (金秋野)

蟲漏時光·閉門深山-杭州小洞天記 (王欣)

賞玩 Appreciation

山中何所有-七十二袖峰序 (王欣)

教學 Education

庭園之事,山水生情-理壁掇山課程實錄 (錢曉冬)

以器玩開端的造園教學,是對一個「中國人」的重啟 (王欣)

專題 Special Topics

《繁花》、町家與佛光寺 (李興鋼)

一方池鑑-簡述方池興衰兼談山、池、台、島在造園的演變 (鄭巧雁,張翼)

廊的空間應變-以留園之廊為例 (柯雲風)

日本院造營造研究之一-兩座客殿的差異 (張逸凌)

視野 Horizons

山水、風景與景觀-補償的辯證法 (姜俊)

烏有園 第五輯:技巧與記憶

ISBN13:9787576505443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作者:金秋野; 王欣

出版日:2023/05/12

裝訂:精裝

頁 數:296

編輯推薦

隨著虛擬實境對日常生活的介入越廣泛、深刻,記憶、認知與體驗的塑造途徑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各類虛擬媒介也越發吸引創作者與大眾的目光。 《烏有園》系列出版至今,見證了這一巨大的變化。在此背景下,仍然將注意力傾注在實體工具、材料與空間場所之上,著力用「更慢」的方式講出它們的故事,看似遠離了浪潮前端,卻絕不僅僅是單純的復古懷舊,反而更凸顯自身的重要性。 無論是“技藝”製造“記憶”,還是“記憶”詮釋“技藝”,背後的邏輯與文化、社會的動態性以及人類認知的複雜性密切相關,虛擬現實中的數字法則是它的映照,二等

內容介紹

《烏有園》第五輯共收錄21篇文章。 「開卷」篇收錄的曹汛先生《略論我國古代園林疊山藝術的發展演變》,此次出版經過細緻校訂,修正了過去若干已發表版本中的文字謬誤,並優化了註釋,以更好地呈現原文風采。 「研究」篇收錄6篇文章,主要著重於「技藝」的方法層面展開論述,其中《非空非非空》一文將複雜空間生成的方法於對「剖碎」概念的探討相結合,見解尤為精彩深刻。 「作品」篇聚焦「技巧」的營造層面,共收錄董豫贛、王欣、錢曉冬/沈暘、金秋野6的大小作品12件。 「賞玩」篇重點關注工具,透過歷史考證與田野調查,將傳統木器製作中的重要工具進行全方位呈現。 「教學」與「專題」篇中的文章延續了前幾輯的基調,各自展現出筆者獨特的教學或研究方法論。第四輯收錄的《一方池鑑》一文也在本輯中得以完整收尾。 第五輯在整體裝幀上也作了明顯變化。封面一改前四輯鮮明明快的色彩風格,選用沉靜典雅的深冷灰色,融入3種質感不同的工藝,增添了品讀把玩等

目錄

開卷

略論我國古代園林疊山藝術的發展演變

研究

清水混凝土作為一種「拓印」材料的詩意表達

對「富春山館」建造過程的思考與探討

「理想世界」的現實營造

“人巧”與“天然”

晚明江南園林假山的兩種營造及其美學

場地建造的設計方法論提要研究

技藝與記憶

中國觸覺藝術傳統四個斷章

非空非非空

庭園、湖石、剖碎與立體空間複雜性初探

作品

隙間庭記

千人共座,臥遊桴槎

記園林裝置“渡去博古園疇”

……



烏有園 第一輯 繪畫與園林
NT$1290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