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火神三書 醫理真傳 醫法圓通 傷寒恆論
作 者:(清)鄭欽安 著
出 版 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01月01日
頁 數:296
裝 幀:平裝
ISBN:9787506764674
目錄
醫理真傳
卷一
乾坤大旨
坎卦詩
坎卦解
離卦詩
離卦解
氣血兩字作一卦解
君相二火解
真龍約言
三焦部位[說]
五運所化
五行本體受病、相傳為病
[論]氣血盛衰篇
辨認一切陽虛證法
辨認一切陰虛證法
外感說
內傷說
望色
聞聲
問症
切脈
傷寒六經提綱病情
六經定法貫解
太陽經證解
陽明經證解
少陽經證解
太陰經證解
少陰經證解
厥陰經證解
卷二
陽虛證門問答
客疑篇
卷三
陰虛證門問答
卷四
雜問
切脈約言
三指說
拙見解
再解古脈說
五行說
認病捷要總訣
發熱類
瘧疾
鼓脹
積聚
痰飲
……
醫法圓通
傷寒恆論
內容介紹
《中醫火神三書: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傷寒恆論》包括《醫理真傳》四卷(1869年)、《醫法圓通》四卷(1874年)及《傷寒恆論》十卷(1894年)。三書各有特點,又一脈相承。 《醫理真傳》論乾坤坎離、五行、四診、辨陽虛陰虛等中醫基礎理論;《醫法圓通》論雜病證治,辨內外虛實及經方時方之要等,切合臨床;《傷寒恆論》闡釋《傷寒論》原文,解釋方義,剖析脈症,誠為有識之見。以上三書可謂是中醫院校師生及中醫臨床大夫之作。
《中醫火神三書: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傷寒恆論》本次校勘,以校正為主,註釋為輔,主要是對書中部分難解之字詞進行了註釋。
五、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原文117
按:寒傷太陽,在營在衛,原有區別。此言加溫針必驚,是邪在營分,加溫針而驚耶?是邪在衛分,加溫針而驚耶?以理揆之,當其時邪必在衛分,衛分屬陽,斷不可用溫針之法,邪在營分,方可用溫針之法。若邪在衛分而用之,如火上添膏,邪焉有不振驚內藏也,如此處斷,學者方有趨向,萬不致有用溫針之害矣。
六、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出路(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痺者,名水(火)逆也。原文116中段
按:脈浮之病,本應汗解,方為合法,醫家不究脈體,而妄以火灸之,大悖經旨。況表陽也,火亦陽也,二陽相合,邪不從外出而從內攻,遂致腰以下必重而痺者,是邪伏於下,阻其太陽寒水流行之氣機故也。名曰火逆者,是重在未得汗解,而水滯於下也。
七、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原文51、52
按:脈浮、脈數,雖雲可發汗,然有用桂枝湯者,有用麻黃湯者。在營在衛,原有區分,不得以浮、數二字,而斷為麻黃湯的證也。學者務於有汗、無汗、畏風、惡寒處追求,使得用方之實據也。
作者介紹
鄭壽全(1824~1911),字欽安,四川邛崍人。師從一代通儒兼名醫劉芷塘先生,精研《周易》、《內經》、《傷寒論》諸書,參透人身陰陽合一之道,深得仲景立法垂方之義。清代同治八年(1869)刊行《醫理真傳》,十三年(1874)刊行《醫法圓通》,光緒二十年(1894)刊行《傷寒恆論》,三書既各具特色,又有一貫之旨。
出版社: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06756587
版次: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難病奇方系列叢書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3-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31
字數:133000
內容簡介
《四逆湯(難病奇方系列叢書)》從理論研究、臨床應用和實驗研究方面闡述四逆湯。上篇理論研究,主要講述四逆湯的來源、組成、用法以及歷代醫家對四逆湯的認識等。中篇臨床應用,詳細講述了各科疾病和疑難病應用四逆湯的臨床經驗和病案。下篇實驗研究,講述四逆湯中單味藥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並敘述了四逆湯全方的藥理作用等。全書內容翔實,實用性強,適合廣大中醫學生,中醫臨床醫生,中醫愛好者參考。上篇 理論研究
目錄
第一章概述
第一節 四逆湯的來源和組成
第二節 四逆湯的功效與主治
一、方中藥物的功效與主治
二、四逆湯全方的功效與主治
第二章古今醫家的論述
中篇 臨床應用
第一章內科病證
第一節呼吸系統疾病
一、結核性胸膜炎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
三、化膿性扁桃體炎
四、咳喘
五、慢性支氣管炎
六、病毒性感冒
七、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
第二節泌尿系統疾病
一、腎盂腎炎
二、慢性腎炎
三、腎功能衰竭
四、尿毒症昏迷
第三節 內分泌系統疾病
糖尿病
第四節其他內科疑難雜症
一、單純性暈厥
二、癌性發熱
三、帕金森綜合徵
四、頑固性口腔潰瘍
五、頑固性多汗症
六、胃癌性腹痛
七、雷諾病
八、鼓脹
九、頭痛
十、口鼻俱冷證
十一、雙膝雙腳俱冷證
十二、虛勞
十三、高血壓性眩暈
十四、痺證
十五、失眠
十六、梅尼埃病
十七、發熱
第五節消化系統疾病
一、急性胃腸炎
二、慢性胃炎
三、急性單純性胃炎
四、膽汁反流性胃炎
五、重度潰瘍性結腸炎
六、腸道易激綜合徵
七、直腸炎
八、慢性腹瀉
九、習慣性便秘
十、膽結石和膽絞痛
十一、急性黃疸型肝炎
十二、慢性膽囊炎
十三、急性膽囊炎
十四、急性膽囊炎伴膽絞痛
十五、嘔吐
第六節腦血管疾病
一、震顫性麻痺
二、中風偏癱
三、一過性腦缺血發作
四、缺血性腦卒中
五、椎一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六、病毒性腦炎後遺症
第七節循環系統疾病
一、風濕性心髒病
二、肺源性心髒病
三、冠狀動脈性心髒病
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五、心絞痛
六、腸系膜動脈栓塞
七、心悸
八、慢性心律失常
九、休克
十、心動過緩
十一、頑固性低血壓
十二、心肌病
十三、高血壓
……
下篇 實驗研究
前言/序言
《難病奇方系列叢書》新的一輯—一第四輯又和大家見面了。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一份寶貴遺產。在這份遺產中,中藥方劑是一串串奪目璀璨的明珠,而那些百煉千錘、結構嚴謹、療效可靠的經典名方則更是奇珍異寶。
幾千年來,經典方劑跨越時代,幫助中華民族健康生息、祛病延壽。它們並未因時代的變遷而消失,也未因社會的發展而萎謝,更未因西醫學的創新而被拋棄。恰恰相反,它們應時而進,歷久彌新。一代一代的學者豐富了經典方劑的理論內涵,一代一代的醫生擴展了經典方劑的應用外延,面對西醫學的飛速發展,經典方劑依然表現出無限的生命力和寬廣的適用性。
今天,經典方劑又跨越空間,走向世界,幫助全人類防病治病。在加拿大的中醫診所裡,擺滿了張仲景的《四逆湯》、《金匱腎氣丸》,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走進英國的中醫診所,到處可見宋代《局方》的《四物湯》和《四君子湯》,張介賓的《左歸丸》和《右歸丸》。在美國的近兩萬家針灸和中醫診所裡,各種各樣的中醫經典方劑,如《小柴胡湯》、《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和《逍遙散》等等,都是針灸師、中醫師的囊中寶物。經典方劑已經成為世界各國中醫臨床醫生的良師益友。他們學習應用這些方劑,療效彰顯,福至病家。
中醫方劑的走向世界,也進一步使中醫方劑的研究走進了西方的研究機構。中醫中藥的研究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中澳中醫研究中心已經展開。在英國劍橋大學中醫中藥實驗室裡,樊台平教授帶領的團隊對傳統中醫複方情有獨鍾。特別值得一提的
真武湯
ISBN:9787506757676
作者:林偉剛、鞏昌鎮 鞏昌鎮、馬曉北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01
其他信息
裝幀:平裝
紙張:膠版紙
頁數:116
開本:16開
版次:1
內容提要
《真武湯》(作者林偉剛、鞏昌鎮)從理論研究、臨床應用和實驗研究方面闡述真武湯。上篇理論研究,主要講述真武湯的來源、組成、用法以及歷代醫家對真武湯的認識等。中篇臨床應用,詳細講述了各科疾病和疑難病應用真武湯、真武湯衍生方的臨床經驗和病案。下篇實驗研究,講述真武湯中單味藥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並敘述了真武湯全方的藥理作用等。 《真武湯》內容翔實,實用性強,適合廣大中醫學生,中醫臨床醫生,中醫愛好者參考。
目錄
上篇 理論研究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真武湯的來源及組成一、來源二、組成
第二節 真武湯的功效與主治一、方中藥物的功效與主治二、真武湯全方的功效與主治
第二章 古今醫家的論述
第三章 現代理論研究進展一、真武湯君藥的確定二、真武湯中芍藥的用藥特點三、真武湯的功效主治研究
中篇 臨床應用章
內科疾病節 呼吸系統疾病一、上呼吸道感染二、慢性支氣管哮喘三、胸腔積液四、咳嗽五、喘證
第二節 循環系統疾病一、病毒性心肌炎二、低血壓三、肺源性心髒病四、風濕性心髒病五、高血壓六、高原慢性心功能不全七、慢性心力衰竭八、擴張型心肌病九、心律失常十、心包積液
第三節 消化系統疾病一、肝硬化腹水二、結腸炎三、腹瀉四、腸癰五、便秘
第四節 泌尿系統疾病一、慢性腎小球二、腎病綜合徵三、慢性腎功能衰竭四、腎囊腫五、癃閉六、泌尿系統結石七、尿毒症八、糖尿病腎病
第五節 血液系統疾病白血病
第六節 內分泌系統疾病一、甲亢持久性心房纖顫二、糖尿病三、甲狀腺功能減退四、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五、糖尿病性心肌病
第七節 風濕免疫系統疾病一、痺證二、類風濕關節 炎
第八節 神經系統疾病一、重症肌無力二、發作性嗜睡三、神經性口渴四、腦積水五、腦導水管梗阻六、眩暈七、震顫八、坐骨神經痛九、面肌痙攣十、面神經麻痺十一、阿爾茨海默病
第九節 內科疑難雜證一、特發性水腫二、頑固性呃逆三、頑固性黑苔四、頑固性盜汗五、頑固性多尿六、高熱七、奔豚八、梅尼埃病
第二章 外科疾病一、血栓性靜脈炎二、急性闌尾炎三、術後傷口不愈
第三章 婦科疾病一、閉經二、慢性盆腔炎三、功能性子宮出血
第四章 兒科疾病一、小兒腹瀉.二、小兒急性腎功能衰竭三、小兒腸系膜淋巴結腫大
第五章 五官科疾病一、失音二、高血壓視網膜病變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四、飛蚊症
第六章 皮膚科疾病一、蕁麻疹二、皮膚乾燥症第七章 名家醫案一、許叔微醫案一則二、章 次公醫案二則三、劉渡舟醫案一則四、葉天士醫案七則五、滑伯仁醫案一則六、李克紹議案一則
下篇 實驗研究
第一章 真武湯各組成成分的藥理研究
第一節 附子的藥理研究
第二節 白芍的藥理研究
第三節 白朮的藥理研究
第四節 茯苓的藥理研究
第五節 生薑的藥理研究
第二章 真武湯全方藥理作用
編輯推薦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這套《難病奇方系列叢書》,爬羅剔抉,補苴罅漏,廣泛收集了經典方劑的實驗研究成果與臨床應用經驗,是名方奇方的集大成者。 《真武湯》(作者林偉剛、鞏昌鎮)是其中一冊,從理論研究、臨床應用和實驗研究方面闡述真武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