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單

唐容川血證用藥心法+血證論+血證論 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共3本)
NT$ 1485  

唐容川血證用藥心法+血證論+血證論 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共3本)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唐容川血證用藥心法


作  者:谷建軍 編


出 版 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01日


頁  數:228


裝  幀:平裝


ISBN:9787521428728


主編推薦

唐宗海(1862~1918年),字容川,四川彭縣人,清末民國時期中西醫匯通醫家。先攻儒學,為諸生時已名聞三蜀,門人弟子眾多。中年以後轉而習醫,遍覽方書,深得《內經》、仲景之旨。主張兼取眾家之長,“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學而能取長舍短”。曾遊學江南,醫術揚名於滬。西學東進時,唐氏認識到中西醫各有所長,應“損益乎古今,參酌乎中外”,使醫學臻於完善,力主匯通中西醫,厘正醫道。唐氏著述頗豐,著有《中西匯通醫書五種》,包括《中西匯通醫經精義》《傷寒論淺注補正》《金匱要略淺注補正》《血證論》《本草問答......

內容簡介

本書對清代有名醫家唐容川論治血證的經驗進行了系統梳理,內容涉及血證病機、血證治則治法、血證治法宜忌以及血證用方,對深入學習、研究唐容川治療血證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大有裨益。本書可供中醫藥類院校教學及科研工作者、學生,中醫臨床工作者以及中醫愛好者學習和參考。

目錄

●第一章血證病機

一、肝髒病機

二、心髒病機

三、脾髒病機

四、肺髒病機

五、腎髒病機

六、膽腑病機

七、小腸腑病機

八、胃腑病機

九、大腸腑病機

十、膀胱腑病機

十一、三焦病機

第二章血證治則治法

一、血證治則

二、血證治法

第三章血證治法宜忌

一、慎汗

二、禁吐

三、可下

四、宜和

五、可補

第四章血證用方

一、止血方

仲景瀉心湯

白虎湯

解毒湯

葛根黃連黃芩湯

金花湯

瀉青丸

大柴胡湯

瀉白散

當歸六黃湯

四物湯

迴龍湯

柴胡梅連散

太平丸

升降散

地榆散

槐角丸

拳蘇飲

甘草乾薑湯

黃土湯

小柴胡湯

豬苓湯

五淋散

千金麥門冬湯

濟生烏梅丸

生薑瀉心湯

犀角地黃湯

清胃散

白頭翁湯

龍膽瀉肝湯

當歸蘆薈丸

生地黃散

地骨皮散

涼血地黃湯

地黃湯

玉女煎

瀉哧丸

升降清化湯

十灰散

止衄散

獨參湯

參附湯

歸脾湯

麻黃人參芍藥湯

逍遙散加丹梔

導赤飲

止嗽散

烏梅丸

……

血證論


作  者:(清)唐容川 著


出 版 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01日


頁  數:230


裝  幀:平裝


ISBN:9787521417036


主編推薦

出版者的話 中醫藥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中醫藥古籍中蘊藏著歷代名家的思維智慧與實踐經驗。溫故而知新,熟讀精研中醫古籍是當代中醫繼承、創新的基石。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醫界對古籍整理工作十分重視,因此在經典、重點中醫古籍的校勘註釋,常用、實用中醫古籍的遴選、整理等方面,成果斐然。這些工作在幫助讀者精選版本、校准文字、讀懂原文方面發揮了良好的作用。習總書記指示,要“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從而對弘揚中醫藥學、更進一步繼承利用好中醫藥古籍提......

內容簡介

《血證論》是清朝唐容川最有價值的代表著作之一,成書於1884年。全書8卷,綜合了各种血證的論治,包括血證總論和170餘种血論,選方200餘首。論證用藥頗有獨到之處,是中醫學目前有關血證的首創專著,其血證治療的經驗和原則,特別是血證治療的四大法則,即“止血”“消瘀”“寧血”“補血”,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實踐價值。其中尤以“幹血”的提出最有特色。在治療上,唐氏提出“內有乾血,猶須峻藥去之,則其虛未成者,更不可留邪為患。故實證斷不可用補虛之方,而虛證則不廢實證諸方”。唐容川十分重視中醫經典著作的學習,於血證深入探討,頗有成就;同時由於當時西方醫學的傳入,他也以西醫理論來解釋中醫學,進行中西醫理論的匯通,其革新、發展的思想是可貴的。本次整理,點評專家結合自己多年學習《血證論》的體會與臨證心得予以闡述,為提高當今中醫理論水平與臨床療效提供借鑒;在“全書點評”中,對《血證論》成書背景、內容特點......

作者簡介

(清)唐容川 著

點評專家簡介 彭榮琛 教授,主任醫師。首屆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獲醫學碩士學位。師從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程莘農教授。先後在江西中醫學院、北京針灸骨傷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北京中醫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及其附屬醫院從事教學和臨床工作40餘年。曾榮獲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任全國高等醫藥院校統編教材《腧穴學》編委,《中國中醫藥年鑑》編委,《中國大百科全書·針灸卷》主編。出版著作30餘部,代表著作有《針灸處方學》《中醫方藥與針灸臨床心得錄》《靈樞解難》以及《醫醇義》《明醫雜著》(點評本)等;發表論文50餘篇,代表論文有“從九宮圖與生物鐘的關係談時辰針灸學”“試論‘伏邪......

目錄

●全書點評

自序

凡例

卷一 總論六條

陰陽水火氣血論

男女異同論

臟腑病機論

脈證死生論

用藥宜忌論

本書補救論

卷二 四條

吐血

嘔血

咯血

唾血

咳血

鼻衄

腦衄

目衄

耳衄

齒衄

舌衄

大衄

零腥

吐膿

卷三 血外滲證治七條

汗血

血箭

血痣

血瘙

瘡血

創血

跌打血

卷四 血下泄證治六條

便血

便膿

尿血

經血

崩帶

產血

卷五 血中瘀證治五條

瘀血

蓄血

血臌 附:血腫

經閉

胎氣

卷六 失血兼見諸證

癆瘵

咳嗽

發熱

厥冷

寒熱

出汗

發渴

心煩

臥寐 附:夢寐

喘息

呃噦

痰飲

痞滿 積聚 癥瘕

腫脹

怔忡

驚悸

健忘

恍惚 癲狂 見鬼

暈痛

眼目 目黃 出火 見鬼 昏花 目珠紅

耳病

口舌

咽喉

聲音

腹痛

痺痛

痿廢

遺精

淋濁

便閉

瀉泄

飲食

感冒

痙掣 拘急

暑疫

食复

勞复 怒复

時復

房勞复

附:抱兒癆論

卷七

方解上 古今方共八十二條

卷八

方解下 古今方共一百十九條,遺方續補

方名索引

血證論


作  者:(清)唐宗海 著


出 版 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6月01日


頁  數:207


裝  幀:平裝


ISBN:9787506798594

內容簡介

唐宗海,字容川,四川彭縣人,晚清有名醫家。早年因其父體弱多病而立志學醫,後其父患血證,多方求治無效,始潛心研究血證,歷時十餘年寫成《血證論》一書。

本書共分8卷,靠前卷總論血證,從治療血證的理論依據“陰陽水火氣血論”、治療血證以“治療後天之本”為立方用藥的根本、治血證之用藥宜忌等諸方面綜論之。卷二論述血上乾證治十四條,如吐血、嘔血等:卷三論述血外滲證治七條,如汗血、血箭等:卷四論述血下泄證治六條,如便血、尿血等:卷五論述血中瘀證治五條,如瘀血、蓄血等:卷六論述失血諸見症四十條,如癆瘵、咳嗽、發熱等。卷七與卷八為編列本書所用各方,方藥詳明,並諸方解亦別有見地。

本書以清光緒三十四年上海千頃堂刻本為底本,以《續修四庫全書》影印的清光緒十六年唐氏家藏版刻本為主校本,同時以清光緒二十年申江褒海山房石印本為參校本整理而成。

作者簡介

(清)唐宗海 著

唐宗海(1846年~1897年),字容川,四川彭縣人,中醫七大派“中西醫匯通派”創始人之一。生於清代同治元年,卒於光緒23年,享年五十二歲。他先攻儒學,為諸生時在四川已經頗有名氣。光緒年間舉進士,中年之後則轉而研究醫學,主張兼取眾家之長,“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學而能取長舍短”。

目錄

●第一卷 總論

●陰陽水火氣血論

●男女異同論

●臟腑病機論

●脈證死生論

●用藥宜忌論

●本書補救論

●第二卷 血上乾證治

●吐血

●嘔血

●咯血

●唾血

●咳血

●鼻衄

●腦衄

●目衄

●耳衄

●齒衄

●舌衄

●大衄

......

唐容川血證用藥心法+血證論+血證論 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共3本)
NT$1485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