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廣東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973740
版次:1
商品編碼:12876966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05
字數:400000
內容簡介
《鄧鐵濤醫案集》收錄鄧鐵濤教授醫案221則,按疾病分為72種,於每種疾病醫案之後加按語與評析,歸納鄧鐵濤教授
的臨床經驗。
作者簡介
鄧鐵濤,(1916-2019)籍貫廣東開平。現代著名中醫學家、中醫發展戰略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
歷任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教導主任、廣州中醫學院副院長、廣州中醫藥大學鄧鐵濤研究所所長。
鄧鐵濤臨床擅長診治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神經肌肉疾病,如重症肌無力;消化系統疾病,如胃病、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其他疑難雜症。學術上融古貫今,提出一系列對現代中醫學發展富有影響的理論學說,包括五臟相關學說、痰瘀相關理論、脾胃學說繼承與發揚、中醫診法與教材建設、寒溫融合中醫熱病理論、嶺南地域醫學研究等。他倡導中醫的科學發展觀是“四大經典是根,各家學說是本,臨床實踐是生命線,仁心仁術乃醫之靈魂,發掘寶庫與新技術革命相結合是自主創新的大方向”。鄧鐵濤重視鑄造“醫魂”,把弘揚中華文化、振興中醫事業的熱忱傳給一代代中醫學子;他倡導名師帶高徒,以“集體帶,帶集體”的形式加強臨床醫生的再教育,為搶救中醫學術矢志不渝;他大力支持經方班的普及教育,影響力達海內外,為弘揚中醫學授業傳道不遺餘力;他為中醫的前途命運牽腸掛肚,為捍衛中醫奔走吶喊。
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5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43種,其中主編教材7部,點校中醫古籍3部。代表性論著有《學說探討與臨證》《耕耘集》《鄧鐵濤醫集》《鄧鐵濤醫學文集》等,主編《中醫學新編(第二版)》《實用中醫診斷學》《中醫近代史》,參編《簡明中醫辭典》《中醫大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傳統醫學卷》等。
目錄
重症肌無力
運動神經元疾病
硬皮病
皮肌炎、多發性肌炎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
多發性硬化
冠心病
風濕性心髒病
心功能衰竭
心肌炎
先天性心髒病
高血壓
腦血管意外
股動脈硬化
失眠
臟躁
慢性肝炎
肝硬化
肝吸蟲
肝癌
膽道疾病
慢性胃炎
消化性潰瘍
食道炎
胃痙攣
嘔吐
便秘
慢性腎炎
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結石
尿失禁
夢遺
慢性腎功能衰竭
微小病變性腎病
哮喘
肺心病
非典型病原體肺炎
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症
地中海貧血
亞急性敗血症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嗜酸性細胞增多症
紅細胞增多症
糖尿病
甲狀腺機能減退症
闌尾炎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顱腦外傷
腦炎
帕金森綜合徵
癲癇
眩暈
頭痛
眶上神經痛
多發性神經炎
痺症
面癱
截癱
斑禿
失音
弄舌身搖
深部黴菌病
燒傷
一氧化碳中毒
發熱
自覺性冷症
子宮肌瘤
子宮脫垂
月經不調
不孕不育
難產
處女膜傘症
附錄:鄧鐵濤教授臨證常用經驗方
國醫大師鄧鐵濤學術傳承研究系列·代跋
前言/序言
二十世紀至今是中醫跌宕起伏的時期。民國時期中西醫碰撞異常激烈,西醫傳人我國發展迅速,中醫受到擠壓奮起抗爭。鄧鐵濤教授親歷近百年來中醫的風雲跌宕,終生奮戰在中醫臨床、科研、教育一線,他的一生是為中醫學發展嘔心瀝血的一生。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2011年,鄧鐵濤教授95歲高齡寫下“鐵濤理想”:“一、有自己的觀點和理論體系;二、有創新性的學術成果;三、有經得起考驗的社會效益;四、有一支可以持續發展的隊伍”。
鄧中光、劉小斌、邱仕君,師事鄧鐵濤教授數十年,幸蒙鄧鐵濤教授耳提面命,得其親炙,常感鄧鐵濤教授學術涵養之宏博高深,更深知傳承“鐵濤理想”責無旁貸。 2017年底,由鄧中光、劉小斌、邱仕君擔綱,依托廣東新南方中醫研究院組建了國醫大師鄧鐵濤師承團隊工作室,開展各項研究,以全面整理、傳承與弘揚鄧鐵濤教授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和研究成果為己任,為造福民眾、振興中醫做出應有貢獻。
2019年1月10日清晨,鄧鐵濤教授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鄧鐵濤教授雖然遠去,但他的精神永誌,風範長存,學術日新。鄧鐵濤教授對中醫理論、臨床、教育乃至中醫發展等方面提出的具有學術分量與社會影響的論點,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其200多篇論文與40多部著作中多有體現。
“莫為之前,雖美而不彰;莫為之後,雖盛而不傳。”在中醫歷史上,後人將前人的論著加以潤色、總結,從而使其便於學習、流傳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清代唐大烈編《吳醫匯講》收錄葉天士《溫證論治》,注日:“葉天士,名桂,號香巖,世居閶門外下塘。所著《溫證論治》二十則,乃先生遊於洞庭山,門人顧景文隨之,舟中以當時所語,信筆錄記,一時未加修飾,是以辭多估屈,語亦稍亂,讀者不免晦目。烈不揣冒昧,竊以語句少為條達,前後少為移掇,惟使晦者明之。至先生立論之要旨,未敢稍更一字也。”通過唐大烈的重新編次及刊刻,葉天士《溫證論治》得以流傳並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鄧鐵濤教授學術生涯長達70年,其學術資料分佈於不同時期、不同場合的論文、著作、講稿、書法等各種資料中,若不通讀鄧鐵濤教授學術資料,讀者難以對鄧鐵濤教授學術思想有全面、系統的認識。有鑑於此,將鄧鐵濤教授學術資料加以全面收集、整理、歸納,便於讀者研讀鄧鐵濤教授學術思想,顯得十分必要。本項目一部三冊即為此而編。
第一冊為《鄧鐵濤醫論集》。本冊在全面研讀鄧鐵濤教授學術資料的基礎上,凝練了鄧鐵濤教授最具代表性的15篇醫論,每篇醫論論述一個專題,將鄧鐵濤教授涉及該專題的文獻進行彙編整理,以使鄧鐵濤教授的學術理論體係與成果得到系統歸納及展示。本冊所有文獻均為鄧鐵濤教授原著,編者未敢擅加己論;所收錄的文獻均遵原文面貌,未予改動,並標註文獻出處。
第二冊為《鄧鐵濤醫話集》。本冊匯集鄧鐵濤教授歷年醫話57篇,主要來自《耕雲醫話》及《鄧鐵濤新醫話》,以鄧鐵濤教授介紹其臨床經驗為主,也廣泛涉及醫政管理、中醫教育等問題,字裡行間洋溢著鄧鐵濤教授對中醫藥事業的執著與熱愛。
第三冊為《鄧鐵濤醫案集》。本冊收錄鄧鐵濤教授醫案221則,按疾病分為72種,於每種疾病醫案之後加按語與評析,歸納鄧鐵濤教授的臨床經驗。
本叢書通過醫論、醫話、醫案互相建構,互為參照,共同成為鄧鐵濤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的主體內容,方便讀者學習和參考。也以此弘揚鄧鐵濤教授學術經驗,彰顯中醫學術之美。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也以此叢書展示弟子後學傳承弘揚之努力耕耘,體現自古以來我國知識分子的志向和傳統,為進一步深化鄧鐵濤教授學術經驗研究提供基礎和線索。
這是一部致敬國醫大師的叢書,也是一部傳承國醫大師的學術之作。鐵濤理想,百年中醫。一個人的歷史記錄著一個時代。
出版社: 廣東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973924
版次:1
商品編碼:12876960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97
字數:275000
內容簡介
《鄧鐵濤醫話集》在全面研讀鄧鐵濤教授學術資料的基礎上,凝練了鄧鐵濤教授具代表性的15篇醫論,每篇醫論論述一個專題,將鄧鐵濤教授涉及該專題的文獻進行彙編整理,以使鄧鐵濤教授的學術理論體係與成果得到系統歸納及展示。本冊所有文獻均為鄧鐵濤教授原著,編者未敢擅加己論;所收錄的文獻均遵原文面貌,未予改動,並標註文獻出處。
目錄
止血
點舌
劑型
傳脾
痢疾
臨床
珍鳳
燈火
咳嗽
黃芪(一)
黃芪(二)
讀書
頭痛
蛔蟲
甘草
吞釘
論治
黃疸
經典
六味(一)
六味(二)
希望
中風
眩暈
咯血
薪傳
腸癰
曹公
小兒(一)
小兒(二)
降壓
不孕
辨證
鼓脹(一)
鼓脹(二)
咽喉
說汗
砂糖
兩岸
玖零
尿閉
尿頻
腰痛
甘溫除大熱
對抗生素的思考
憶黃耀粲教授
碎石、排石與溶石
閒話“偉哥”
肺結核之治
對中醫藥防治艾滋病的幾點意見
應用中醫藥預防甲型HIN1流感
略論硬皮病的證治
葉天士先生問題三則
《溫病條辨》痺論
《溫病條辨》疸論
淺論脾胃學說
祛瘀法及其應用
附錄:鄧鐵濤教授部分手稿
出版社: 廣東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973917
版次:1
商品編碼:12661581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47
字數:335000
內容簡介
鄧鐵濤教授學術生涯長達70年,其學術資料分佈於不同時期、不同場合的論文、著作、講稿、書法等各種資料中,若不通讀鄧鐵濤教授學術資料,讀者難以對鄧鐵濤教授學術思想有全面、系統的認識。有鑑於此,將鄧鐵濤教授學術資料加以全面收集、整理、歸納,便於讀者研讀鄧鐵濤教授學術思想,顯得十分必要。本項目一部三冊即為此而編。
目錄
論五臟相關學說
論寒溫統一
論心主神明
論脾胃學說
論氣血痰瘀相關
論辨證論治
論中國醫學史
論嶺南醫學
論怎樣正確認識中醫
論中醫古籍整理
論中醫科研方法
論中醫教育觀
論中醫藥科學發展觀
論中醫養生
論中醫與未來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