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單

內家拳幾何學:三維空間裡的勁與意 +內家拳的正確打開方式(共2本)功夫 內家拳 武術拳術原理 拳理知識 附贈教學視頻
NT$ 1680  

內家拳幾何學:三維空間裡的勁與意 +內家拳的正確打開方式(共2本)功夫 內家拳 武術拳術原理 拳理知識 附贈教學視頻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內家拳幾何學 三維空間裡的勁與意


作  者:龐超 著


出 版 社: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03月01日


頁  數:236


裝  幀:平裝


ISBN:9787571426439


主編推薦

只有在立體空間裡理解了拳理,才能掌握前輩的拳法,進而練出功夫。作者通過網絡授課+實地培訓的形式,幫助上萬名學員,相信你也能通過: 在◆三維空間, 建立◆立體思維, 從而◆連通古今拳理、拳法, 把功夫練上身。本書附贈近100分鐘教學視頻,一書一碼一人,掃碼觀看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三角形、圓形、點、中軸線、圓柱體、三軸等基礎幾何學角度出發,以圖、文、視頻相結合的形式,闡釋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心意六合拳等內家拳的樁法、練法、實戰原理。這些原理解析和訓練方法易懂、易學、易練,既讓讀者一目了然,又使人耳目一新。


目錄

●第一章站在歷史的角度,科學研究武術/001

一、武術的對與錯,您知道嗎?/003

二、影響武術成才率的變量/007

三、我出功夫的契機與幾何的關係/012

四、古代授藝的科學:直線、三角的幾何概念/017

五、內家拳與外家拳的區別與聯繫/022

六、現代人虛無縹緲的廣]派歸屬感/030

七、武術愛好者與武俠愛好者/033

八、武術養生與技擊的悖論/034

九、如何選擇正確的老師:明師、庸師與刁師/036

十、學拳與資金投入/040

第二章內家拳練習中的基礎幾何原理/043

一、太極拳與形意拳的區別與聯繫/045

二、鬆肩活胯與圓柱體/048

三、中軸線的概念/052

四、用受力檢驗腰胯功夫/060

五、人體中的點/066

……


內家拳的正確打開方式


作  者:劉楊 著


出 版 社: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3月01日


頁  數:247


裝  幀:平裝


ISBN:9787571403935


主編推薦

無論是不得其門而入的學武“小白”,還是習練多年進步不彰的“武痴” 本書都能用淺白易懂的語言,教你 ●分辨誤區 ●繞開彎路 ●錨定目標 作者在“知乎”社區,以真誠的態度、樸實的話語、實在的內容,為數万武術愛好者解答困惑, 相信本書也能 用聽得懂的現代言語、學得會的紮實功法,助你找到切合實際的訓練邏輯



目錄


第一章 原道明理

第一節 對內家拳的誤讀種種

第二節 什麼是內家拳

第三節 建立對內家武學的認知框架

第二章 內家拳的人體觀

節 內家武學眼中的人體

第二節 內家武學的身體運作模式

第三節 內家拳訓練體系的科目

第三章 內修主旨

節 松靜為根

第二節 養練為本

第三節 整勁為魂

第四章 呼吸法

節 呼吸的意義和作用

第二節 丹田呼吸法的體認

第三節 樁法中的呼吸

第五章 樞紐解鎖

節 洗膀

第二節 擺髖

第三節 活胯

第四節 活腰

第六章 內動法

節 什麼是內動

第二節 內動的修煉過程

第三節 內動體驗法

第七章 易筋經

節 易筋經的意義

第二節 易筋經對筋骨的認識

第三節 從易筋經走向內功

第四節 易筋經先行功法

第五節 易筋經體驗功法

第八章 站樁功

節 樁功構成解析

第二節 樁法分類

第三節 關於無極樁、渾圓樁

第九章 形意拳“起勢開三體”解析

節 “起勢開三體”動作內涵解析

第二節 三體式的內在含義

第三節 三體式的外用原理

後 記


內容簡介


練習傳統武術的人,如果從思想上並不能理解、接受傳統武術的理論,總想用“西方體育理論”去解析傳統武術的技術體系,好比國人用漢語的諧音字去標註外語單詞,自然不可能真實、準確地掌握傳統武術的實質和標準,更別提把具體的功法和技法修煉到位了。作者有幸追隨了幾位內家明師,接觸了有系統傳承的內家學術體系,親身體驗了有層次、有方法、有標準、有校驗的內家武術訓練,後又經過近二十年教學相長的積累和沈淀,逐步整理出了一套內家功夫實修實證的訓練體系。於是,他決心撰寫一本普通人、圈外人也能看懂的,關於內家武學修煉常識的“科普讀物”,以饗大眾。


作者簡介

劉楊 著


劉楊,河北派形意啟蒙,後學習孫氏內家三拳,師承孫存周老先生弟子張烈先生。又習李旭州—張貴良一脈宋氏形意拳,師從吳炳文先生,同時受師叔魏春先生指導。後又得詠春隱士傳授詠春拳法和心法。南派拳法曾學習白鶴拳棍,師從羅戰軍先生;鬼腳拳,師從羅戰軍先生和“根哥”。又得臧學范老先生一脈傳人李世義老師指點梁派八卦。其餘涉獵意拳、吳氏八極。


精彩內容

    內家武學作為一門學問,其研究的主課題,其實就是三個方面:即“人體的構成及運作原理和應用”“人體的功能鍛煉和潛能開發方法”“人體的拳術運動模式”。對應地,研究這三個課題的指導思想,我們可以稱之為內家武學的“人體觀”“鍛煉觀”和“運動觀”。一種發展到成熟階段的內家拳,應當能夠在理論和技術上為後來者提供這三方面問題的清晰答案。更重要的是,在正確的“三觀”指導下,建立起一套系統、完整的訓練體系。通過這套體系,後來者可以復制先賢的經驗,修煉功法,改造自身結構,重建新的人體運動模式,最終獲得更強勁的運動功能。所謂系統、完整的訓練體系必然具有以下特點: (1)始終堅持以開發人體潛能為最終目的。通過拳術修煉,獲得強健的體魄、健全的心智,即如先賢所云:“改造生理、發揮良能”。而非一味鑽研狹義上的招數技巧。 (2)有層次分明的訓練程序......


摘要

自 序 本書動筆之際,心中感慨萬千。本書本不該由筆者來寫,行文之時,惶恐再三。自忖才疏學淺,學藝不精;又天性散漫,疏於鍛煉;資質駑鈍,於義理之間領悟不深。前輩同儕,頗多賢明,遠超於我,此書實不當自筆者之手而成之。然而近些年來,社會發展蒸蒸日上,國學諸科均重整旗鼓,力圖恢復,唯有國術之傳承發展,似呈後繼乏力之態。個人淺見,國術自身之理論良莠不齊,多有虛言誇大、邏輯不通、名實不副之“高論”,實乃世人對傳統武術生出種種質疑與偏見之主要原因之一。雖陸續有明師賢達撰文發聲,試圖為後學釋疑解惑,然多自囿於本門本派,或側重於一點一滴,難以搭建起超越“門派”、貫通傳統武術技術體系的認知框架和基本原理,致使門外求學者雖眾,得入門者卻鮮——筆者少年時也是在門外徘徊的眾人之一。此不得不動筆的緣由之一。在生活日漸富足,文明發展日益興盛的今天,在傳統文化方面,大眾卻是漸行漸遠。不僅是關注和投入......

武學內勁入門實操指導


作  者:劉永文 著


出 版 社: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1日


頁  數:184


裝  幀:平裝


ISBN:9787571411664


主編推薦

"●為未入門者架起通往傳統武術真義的橋樑 ●為迷途者指明求勁之路 如果你 初學武術 / 迷惑多多 / 正在黑暗中摸索 這本書將帶你 識別、判斷那些真真假假的描述 找到直通武術核心之路"


內容簡介


本書為“功夫探索”系列之一,含武道述綜、內家闡秘、內勁修煉、太極指南四大部分。作者以自己多年學武所得,不保守、不弄玄虛地寫作了這本可稱為武術普及領域的良心讀物。武道述綜部分詳細介紹了武術的文化屬性,解釋清楚了武術博大精深的根源;內家闡秘部分介紹了目前社會上對內家拳感覺頗為神秘的武術內勁及其他好奇的點做了客觀細緻的分析;太極指南部分對目前流傳的太極拳訓練方法弊端及改進做了提綱挈領的指導,滿足數以億計的太極拳愛好者尋求太極內勁的心願;內勁修煉毫無保留地介紹了內勁入門的練法,對無極樁和混元樁歷來不外傳的關鍵要領做了透徹的說明。


作者簡介

劉永文 著


劉永文,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人。形意拳第六代傳人,郭雲深脈系。國家二級裁判。在重量武術雜誌《中華武術》上發表文章若干,得到眾多讀者的認可與關注。


目錄

●緒論

武道綜述

一、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武術

(一)我為什麼推崇中國傳統武術

(二)中國文化的起源

(三)河圖洛書的意義

(四)武道是如何形成的

(五)武道演化的案例:形意拳

二、中國傳統武術的當代定位

(一)武術真假的標準

(二)“能打”是社會環境的要求

(三)傳統武術修煉之難

(四)武術技擊是雞肋

(五)傳統武術的三大意義

(六)如何定位傳統武術

三、傳統武術與現代搏擊的區別

四、傳統武術修煉體系詳述

(一)修正身法

(二)換勁

(三)練勁

(四)用勁

(五)實戰

內家闡秘

一、武術練的究竟是什麼

(一)攻擊力

(二)速度

(三)反應

(四)技巧

二、內勁究竟是什麼

三、氣究竟是什麼

(一)少林拳裡的氣

(二)形意拳裡的氣

四、樁功究竟練什麼

(一)身法要領

(二)發力結構

(三)鍛煉筋骨

(四)借假修真

五、“樁”的迷思

(一)“松樁”和“緊樁”

(二)“活樁”和“死樁”

(三)“動樁”和“靜樁”

六、真正的“開胯”是什麼

太極指南

一、隱藏在慢練後面的真相

二、太極拳修煉要領

三、太極拳為什麼是高級拳種

四、太極拳和太極操

五、為什麼有人練的是假拳

六、太極拳的修煉程序

七、理解太極拳要求的“松”

八、“四兩撥千斤”正解

內勁修煉

一、修正身法:無極樁(健身樁)練法及竅要

(一)動作

(二)拳理

(三)竅要

(四)調息

(五)收功

二、換勁法門:混元樁練法與竅要

(一)動作

(二)身法要領詳解

(三)練功時間

(四)混元樁“鬆開”正解

(五)混元樁入門的標準

三、整勁法門:三體式修煉方法

(一)拳理

(二)動作

(三)練習竅要

(四)要領詳解

形意練勁:五行拳練法

一、五行拳是用來練內勁的

二、五行拳的訓練程序

三、五行拳練法

(一)劈拳

(二)鑽拳

(三)崩拳

(四)炮拳

(五)橫拳

四、內家拳訓練的通則和禁忌

(一)通則

(二)禁忌

後記

借力——太極拳勁力圖解


作  者:戴君強 著


出 版 社: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8月01日


頁  數:164


裝  幀:平裝


ISBN:9787571408862


內容簡介


發揚太極拳,以中醫濟世,對眾生有所貢獻,對慈母和先父的恩情有所回報,是作者今生優選的心願,也是近十年來作者日夜思索、汲汲求知的原因。在太極拳方面,經由與各家各派推手,作者對內家功夫的勁力有所體會。在本書中作者將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神秘的太極拳勁力,詳細論述之,希冀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盡一份薄力。寫作本書的目的在於闡述知而後行、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因此以解說太極拳勁力的基礎理念為主,而非以提供訓練方法為目的。練拳,最重要的還是跟對老師,求得正確的基礎,如此方可節省數十年的摸索,避免錯誤的開始。


目錄

●太極傳說

武當始祖張三豐

內家與外家勁力

氣與脊椎的關係

軀體端正

太極拳動作的基本要求

心靈力量

空氣中游泳

意守與丹田

湧泉與命門

靜坐與觀想

氣與呼吸

氣、焦點與運動協調

氣與聲音

向地球借力量

太極拳的勁力來源

下肢肌肉與太極拳勁力間的關係

太極勁力的基本分類

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

楊式太極拳的抽絲勁

鄭曼青太極拳的拔根勁

沉勁

直勁與圓勁

長勁與短勁

凌空勁

胯與髖關節

三尖

太極拳、合氣道與柔道

太極拳的步法與身法

行走中的勁力

虛實與輕重

太極拳動作的協調一致

太極拳的體用分析

按法

擠法

掤法

捋法

採法

肘法與靠法

走化

沾黏勁

引勁

拿法

截法

腿法與擊法的加速

直勁踩法

圓勁腿法

步法與身法

擊法

勁力與體能訓練

太極劍勁

基礎認識

劍勁的比較

太極劍訓練的要求

太極拳劍之間

強筋鬆心

站樁

搭公交車或地鐵時

單重還是雙重

根的運用

附錄

經典拳論

問答集

脊柱骨盆端正百病消

如何運用太極拳端正脊柱與骨盆

參考書目



內家拳幾何學:三維空間裡的勁與意 +內家拳的正確打開方式(共2本)功夫 內家拳 武術拳術原理 拳理知識 附贈教學視頻
NT$1680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