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單

茶日子+茶與茶器+茶路無盡(全3冊)
NT$ 1690  

茶日子+茶與茶器+茶路無盡(全3冊)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茶日子


作  者:李啟彰 著


出 版 社:花山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01日


頁  數:272


裝  幀:平裝


ISBN:9787551153591

內容簡介

一杯茶,它並沒有特定的喝法,也沒有標準,因為每個人的喜好不同。但茶,它豐富的變化,確值得被分析與介紹。與身體生理對應的關係,值得更清晰地被呈現。茶,因為擁有自身的生命力,所以對它深度的探討,可以進行一輩子。一款茶,從採摘完成、製作保存,到開封呈現在茶桌前,這是茶的一場生命之旅。而當它進入到茶壺,準備註入熱水的那一刻,不是它生命的結束,而是延續。它所展開的,是一場人從味覺、身體感受到心靈層次的探索之旅;也是一場對於美學的學習之旅。味蕾上音符的跳動,口腔、鼻腔立體空間的穿梭,令人流連忘返。

目錄

●引言 開門見茶

第一談 以口品茶

味覺分析——舌頭的生理構造

如何以口品茶

以口品茶的樂與苦

第二談 以韻品茶

嗅覺分析——韻的感知層次

呼吸與韻的關係

記憶的訓練

辨識高山韻

香氣與岩韻的平衡

層次感VS拼配茶

如何以韻品茶

以韻品茶的樂與苦

第三談 以身品茶

氣與品茶的關係

農藥施用與品茶之間

鎖喉

植物生長狀態與品茶的關係

如何以身品茶

以身品茶的樂與苦

第四談 以心品茶

人心與茶對坐

透過茶,重建人與自然的關係

內觀呼吸法與品茶的關係

如何以心品茶

以心品茶的樂與苦

第五談 侘寂

日本茶道精髓

以侘寂為名的三項追求

茶境 一杯茶的大同世界

茶與茶器 修訂版


作  者:靜清和 著


出 版 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01日


頁  數:304


裝  幀:平裝


ISBN:9787510857959


主編推薦

知名茶人靜清和老師茶器美學經典代表作 全面、精心修訂 新增100餘幅歷代茶器圖片 知茶識器入門基礎 追溯飲茶的起源,探索茶器的演變 深度解析飲茶方式與茶器審美的交互影響

內容簡介

在唐代以前,由於原始條件下的藥、食、飲同源,因此茶與茶器(修訂版)的發展,並沒有發生多少的交叉。陸羽《茶經》問世以後,人間相學事春茶,茶器與茶具有了明確的分野。元代,揉捻工藝的發明與普及,為發酵茶的出現創造了可能,也使茶的瀹飲變得簡單和快捷。尤其是在明末清初,當鬆蘿茶的製作技術影響了武夷茶之後,隨著一個嶄新的烏龍茶類的誕生,必將催生與之相應的最恰當的新的品飲方式。於是,器具精良、以閒情逸致烹製的工夫茶出現了。當酒杯被借用作茶杯使用之後,很多酒器的形制,便影響和左右了茶器的發展與變革。曾作為品茗器的蓋碗,也漸漸地在向泡茶器方向轉變。本書脈絡清晰,有理有據。以歷史為線索,追溯中國近兩千年的茶與茶器(修訂版)的發展史,尤其是唐、宋、元、明、清時段;理論與實踐結合。作者結合多年從事做茶、開發茶器的豐富經驗,對照可靠的史料,深度解析飲茶方式與茶器審美的交互影響,堪稱知茶識器的入門經典; 全新......

目錄

●上篇

藥食同源神農始

烹荼盡具青瓷生

素瓷雪色縹沫香

南青北白各有韻

人間相學事春茶

《茶經》奠定唐煎茶

唐代主流是餅茶

青瓷益茶越窯上

茶具茶器有分別

大宋點茶香瀰漫

採擇之精重茶白

松風澗水辨三沸

紫泥新品泛春華

兔毛傾看色尤宜

宋瓷淡雅難逾越

揉捻促進茶分化

元代青花釉里紅

中篇

廢團改散求真味

一瀹便啜茶類多

閔老子茶甲天下

桃葉渡邊花乳齋

虎丘松蘿與羅岕

雞缸杯本是酒器

張源力荐壺泡法

後輩還推時大彬

文人泡茶五色土

紫泥紅泥與團泥

清代名茶各有味

松蘿影響武夷茶

松蘿飲法傳武夷

工夫茶始閩最盛

壺必孟臣小為佳

杯必若琛大變小

清瓷康雍最精美

下篇

清和茶道和為貴

紫砂壺以砂為上

杯盞雖小可啜香

溫潤泡茶用蓋碗

清和花道道生一

茶路無盡 修訂版


作  者:靜清和 著


出 版 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01日


頁  數:328


裝  幀:平裝


ISBN:9787510842825

內容簡介

本書為作者數十年的茶山之行、問茶經驗和心得體會的集結之作。作者試圖結合茶山遊學,用一個理科生的思維和視角,把六大茶類的本質、與茶類起源的相互影響,認真地交代清楚。為此,作者重走茶區,遍訪茶農、茶人,嚴謹考證茶史、茶葉製作工藝、技術傳承、茶樹品種等等,力求從可靠文獻和證據鏈中,得出每一個所要表達的結論。讓自己的每一個觀點,得到可靠的技術與正確的理論支持。盡可能地讓每一張圖片與文字對應,可賞可讀,以圖釋文。

目錄

●總論

茶裡幽物知多少

殊途同歸說茶陳

綠茶篇

綠茶湯清因芽貴

碧螺峰下明前春

西湖龍井豆花香

竹下忘言對紫筍

高氨低酚安吉白

恩施玉露承唐韻

猴魁瓜片與松蘿

黃茶篇

黃茶堆悶滋味醇

君山銀針金鑲玉

茶中故舊是蒙山

白茶篇

白茶清涼不揉炒

政和大白醇厚佳

福鼎白茶毫密布

烏龍茶篇

烏龍龍三紅七分綠

武夷岩茶別有韻

墨綠觀音重似鐵

風凰單叢數烏岽

台島烏龍何古風

紅茶篇

紅茶醉人濃強鮮

正山小種桂圓湯

祁門紅茶群芳最

滇紅湖紅競生輝

黑茶篇

黑茶邊銷後發酵

普洱性寒味最釅

冷觀普洱生與熟

安化黑茶花色多

六堡獨具檳榔香

蘆溪安茶陳作藥

藏茶又分南與西

花茶篇

茉莉理氣散鬱結

\

茶日子+茶與茶器+茶路無盡(全3冊)
NT$1690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