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1 易之篇·道之篇
作 者:潘毅 著
出 版 社:廣東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頁 數:436
裝 幀:平裝
ISBN:9787535957788
目錄
●易之篇
《周易》是本什麼書?
第一節 《易》蘊各見
第二節 《易》道溯源
第三節 《易》河流布
因緣和合易與醫
第一節 醫易因
第二節 醫易緣
第三節 醫易果
第四節 醫易義
《周易》架構層剖析
第一節 《易經》組件龍點睛
(一)卦、曼、辭——《易經》的基本組件
(二)卦——易的基本單元
(三)殳——卦的基本單元
第二節 《易傳》釋經虎添翼
(一)裁斷卦義參《彖傳》
(二)卦爻辭釋考《像傳》
(三)解說乾坤《文言傳》
(四)哲理髮揮《繫辭傳》
(五)八卦象義《說卦傳》
(六)卦列有序《序卦傳》
(七)雜糅眾卦《雜卦傳》
第三節 《周易》映世境多棱
相摩相盪卦示醫
第一節 太極—兩儀—四象—八卦
(一)從太極到八卦的義蘊
(二)從太極到八卦的演進
第二節 六十四卦位義參量
(一)上下之位
(二)前後之位
(三)內外之位
(四)剛柔之位
(五)象形卦位
(六)旁通卦位
(七)反象卦位
(八)交對卦位
(九)內互之卦
(十)動變之卦
多端變化爻啟醫
第一節 簡明陰陽爻
第二節 複雜爻位變
(一)爻位土下
(二)天人地位
(三)陰陽之位
(四)上下同位
(五)得位與否
(六)責賤之位
(七)居位尊賤
(八)得中與否
(九)順逆承乘
(十)朋比為鄰
(十一)遙相呼應
(十二)爻位吉凶
卦爻立像以盡意
第一節 卦爻構模——大干世界一卦裝
(一)設卦以盡情
(二)繫辭以盡言
第二節 卦爻活看——心有靈犀一點通
(一)曼位分析法
(二)取像會意法
(三)德行義理法
醫學心鑑《易》中藏
第一節 “生生之謂易”——全嫩之謂醫
(一)生生之道
(二)生生之醫
第二節 “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變而能通得醫真
(一)天人氣變
(二)醫象各變
(三)圓機活變
(四)治隨機變
第三節 後續篇將要展開的話題
(一)“一陰一陽之謂道”——妙通隅陽之謂醫
(二)“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器合一謂中醫
(三)“立像以盡意”——援泉以說醫
(四)“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明理通道醫境現
溫故以啟新
第一節 《周易》基本知識鞏固
(一)經與傳
(二)卦與爻
第二節 學《易》主要學什麼?
道之篇
第一節 可道之道
(一)本原之道
(二)規律之道,
第二節 中醫是否講道理?
(一)道與理有何區別?
(二)格物致知道理明
體天之道
第一節 宇宙之演
第二節 曆法之式原醫之道
第一節 天人之道
(一)天人之應應於醫
(二)宇宙之模模示醫
(三)曆法之印印在醫
第二節 氣之道
(一)道以氣為本
(二)元氣論VS原子論
(三)一氣貫中醫
(四)中醫研究VS研究中醫
第三節 陰陽之道
(一)太極圓通醫道顯
(二)先天八卦陰陽演
(三)十二消息卦參研
(四)胴陽相推道理衍
第四節 五行之道
(一)後天八卦時空現
(二)五行變通盡其利
為醫當如何“法”道
第一節 中道VS西學
第二節 通道明理必由路
參考書目
內容簡介
《周易》是一部中國古哲學書籍,是建立在陰陽二元論基礎上對事物運行規律加以論證和描述的書籍,其對於天地萬物進行性狀歸類,天干地支五行論,甚至準確到可以對事物的未來發展做出較為準確的預測。 《周易》的誕生地就是現在的世界文化遺產名城安陽市。羑里城位於安陽市區南10公里處。本書通過《周易》解讀中醫學。
◆國醫大師鄧鐵濤鼎立推薦
◆《思考中醫》之後又一套厚積薄發、令人耳目一新之作
◆零起點步入經典中醫之門
◆提升醫學層次,推薦閱讀原味中醫
◆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層層講透中醫易道神髓
◆藏象、經絡象、病邪象、藥象、方象……層層還原中醫萬千真像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 象之篇
作 者:潘毅 著
出 版 社:廣東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頁 數:420
裝 幀:平裝
ISBN:9787535957801
目錄
●象之篇
盈天下而皆象矣
象的意蘊/2
第一節 識象/2
(一)有感即為像/2
(二)立像以盡意/4
(三)法像而行事/8
第二節 明象/9
(一)觸類可為像/9
(二)象本質為氣/14
第三節 悟象/16
精彩醫象/22
第一節 藏象——一臟一系一天地/23
(一)藏象真容涵萬象/24
(二)震木少陽肝系象/37
(三)離火太陽心系象/74
(四)坤土至陰脾系象/106
(五)兌金少陰肺系象/135
(六)坎水太陰腎系象/179
(七)有名無形三焦象/244
(八)有腑而成奇恆象/253
第二節 經絡象——一經一緯一世界/266
(一)經絡溯源/266
(二)經絡本像/271
(三)穴位之象/274
(四)建構法像/275
(五)經絡真像/282
第三節 體質象——一形一神一格局/285
(一)身心各異呈各象/285
(二)體質隱伏病演象/287
(三)治養求本本質象/289
第四節 病邪象——一因一緣一際會/292
(一)六氣為模六淫象/292
(二)形態實相瘀血像/305
(三)效應符號括痰象/307
第五節 診象——一症一證一病狀/314
(一)望聞問切四診象/314
(二)證象/321
第六節 藥象——一草一木一太極/329
(一)四氣象/33l
(二)五味象/332
(三)升降象/338
(四)五色象/344
(五)部位象/345
(六)形狀象/348
(七)質地像/351
(八)習性象/353
(九)時間象/354
(十)地候象/357
(十一)炮製象/359
(十二)配伍象/359
(十三)參卦象/361
(十四)論藥象/362
第七節 方象——一排一布一陣法/379
(一)協同陣象/381
(二)圓轉陣象/389
(三)象會陣象/392
(四)運方活像/393
中醫自有大氣象/396
參考書目/403
內容簡介
中醫最忌空談。高談闊論,似意境深遠,但若不落到應用實處,則成霧裡看花。所以《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1:易之篇.道之篇》和《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的寫作宗旨有二:一是簡易明白;二是從實用著眼。
兩本書對與中醫相關的《易》、《道》內涵進行重新審視與透徹闡發,對《象》思維的外拓與深化、細化、淨化工作深入淺出,令人耳目一新。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像數思維是具有特色的中國-中醫傳統思維方式。當代中醫學術之漸失本真,緣由之一就是罔顧學科特點,對抽象思維獨沽一味,卻漠視與學科特點相洽的像數思維而致。
若從“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大視野來把握中醫這樣一個整體不分割、不定格、變化、關聯、有形無形相通、主客體相融的統一體對象的較佳審視形式當是“象思維”。以像思維的視點自然而然就會進入與還原論實體思維不同的現象層面,所得就不盡相同。
《象之篇》著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