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06769235
版次: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4-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90
字數:166000
內容簡介
《傷寒發微(曹穎甫醫學三書)》為近代著名中醫學家、中醫教育家、經方大師曹穎甫對《傷寒論》的精蘊和原委的探索之作。曹氏將仲景之書為之實驗發揮後而加以詳註,全書皆為著者數十年臨床經驗的總結,一字一句都出自心得,與一般匯集前人註釋不同;全書融會仲景全書,本仲景著書之精神,詳為分析,不標新立異,亦不拘泥於一家之偏見;書中註釋各條,不但解析病理,且博引著者多年治病經驗,以為佐證,俾讀者知所運用,與徒托空言而無實踐者不同,為今日研究中醫學者及中醫臨床工作者值得重視的一本參考書籍。本書適用於中醫院校師生、仲景學說研究者、傷寒教研室學者、中醫臨床工作者、民間中醫、西醫學習中醫者、經方愛好者以及更廣大的中醫愛好者閱讀參考。
作者介紹
曹穎甫(1866年—1938年)清代名醫,注重臨床實踐,常藉臨床驗案闡發病症變化機理,並以此進一步驗證仲景經方的臨床實用價值,著作有《傷寒發微》《金匱發微》《經方實驗錄》《曹穎甫醫案》等。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舉孝廉,邃文學又知醫,爾後入南菁書院深造。時山長黃以周(元同)為晚清經學大師,嘗於治經之餘以考據訓診之法移治醫經,對《傷寒論》研究造詣頗深。曹氏師承有自,於治傷寒學方面頗得黃氏師傳,時常以仲景之方為人治病得心應手。主張以研究經方作為學習中醫的基礎,學生尊之為近代經方大家。丁甘仁創辦上海中醫專門學按,延騁曹氏,於民國16年遷來上海設診行醫,兼主同仁輔元堂診務和上海中醫專門學校教務長。臨證數十年,經驗豐富,療效卓著。大凡他醫所謂不治之證,經其治療者多愈。在技親自開設講座,教授《傷寒》《金匱》,以其精深漢學報底,對文深義奧的仲景原旨講解透徹,為學生所折服。學生數百人,秦伯未、章次公、嚴蒼山、薑佐景等繼其術。
目錄
太陽篇
桂枝湯方
桂枝加葛根湯方
桂枝加附子湯方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
甘草乾薑湯方
芍藥甘草湯方
葛根湯方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麻黃湯方
大青龍湯方
小青龍湯方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方
乾薑附子湯方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方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
桂枝甘草湯方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方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茯苓四逆湯方
五苓散方
茯苓甘草湯方
梔子豉湯方
梔子甘草豉湯方
梔子生薑豉湯方
梔子厚朴湯方
梔子乾薑湯方
小柴胡湯方
小建中湯方
大柴胡湯方
柴胡加芒硝湯方
桃核承氣湯方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方
桂枝加桂湯方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抵當湯方
抵當丸方
大陷胸丸方
大陷胸湯方
小陷胸方
文蛤散方
白散方
柴胡桂枝湯方
柴胡桂枝乾薑湯方
半夏瀉心湯方
十棗湯方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附子瀉心湯方
生薑瀉心湯方
甘草瀉心湯方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
旋覆代赭石湯方
桂枝人參湯方
瓜蒂散方
黃芩湯方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黃連湯方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附子加白朮湯方
甘草附子湯方
炙甘草湯方
陽明篇
調胃承氣湯方
大承氣湯方
小承氣湯方
白虎湯方
白虎加人參湯方
豬苓湯方
蜜煎土瓜根豬膽汁導方
茵陳蒿湯方
麻仁丸方
梔子柏皮湯方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
少陽篇
太陰篇
桂枝加芍藥湯方
桂枝加大黃湯方
少陰篇
麻黃附子細辛湯方
麻黃附子甘草湯方
黃連阿膠湯方
附子湯方
桃花湯方
吳茱萸湯方
豬膚湯方
甘草湯方
桔梗湯方
苦酒湯方
半夏散及湯方
白通湯方
白通加豬膽汁湯方
真武湯方
通脈四逆湯方
四逆散方
四逆湯方
厥陰篇
烏梅丸方
當歸四逆湯方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湯方
麻黃升麻湯方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
白頭翁湯方
霍亂篇
四逆加人參湯方
理中丸方
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方
出版社: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06769242
版次: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4-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92
字數:168000
內容簡介
《金匱發微(曹穎甫醫學三書)》為近代著名中醫學家、中醫教育家、經方大師曹穎甫對《金匱要略》的精蘊和原委的探索之作。曹氏將仲景之書為之實驗發揮後而加以詳註,全書皆為著者數十年臨床經驗的總結,一字一句都出自心得,與一般匯集前人註釋不同;融會《金匱要略》全書,本仲景著書之精神,詳為分析,不標新立異,亦不拘泥於一家之偏見;書中註釋各條,不但解析病理,且博引著者多年治病經驗,以為佐證,俾讀者知所運用,與徒托空言而無實踐者不同,為今日研究中醫學者及中醫臨床工作者值得重視的一本參考書籍。本書適用於中醫院校師生、仲景學說研究者、金匱教研室學者、中醫臨床工作者、民間中醫、西醫學習中醫者、經方愛好者以及更廣大的中醫愛好者閱讀參考。
目錄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痙濕喝病脈證治第二
栝樓桂枝湯方
葛根湯方
大承氣湯方
麻黃加術湯方
麻黃薏苡甘草湯方
防己黃芪湯方
桂枝附子湯方
白朮附子湯方
甘草附子湯方
白虎加人參湯方
瓜蒂湯方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
百合知母湯方
百合滑石代赭湯方
百合雞子湯方
百合地黃湯方
百合洗方
栝樓牡蠣散方
百合滑石散方
甘草瀉心湯方
苦參湯方
雄黃熏法
赤豆當歸散方
升麻鱉甲湯方
……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中風歷節病脈並治第五
血痺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奔豚氣病脈證第八
胸痺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
腹滿寒疝宿食脈證治第十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
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治第十三
水氣病脈並治第十四
黃疸病證並治第十五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第十六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治第十八
趺蹶手指臂腫轉盤狐疝蛔蟲病脈證治第十九
婦人妊娠病脈證治第二十
婦人產後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婦人雜病脈證第二十二
跋 顯示部分信息
出版社: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06769921
版次: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4-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4
字數:264000
編輯推薦
不僅是一本地道經方醫案
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傷寒論》入門指南
原汁原味,完整再現
內容介紹
《曹穎甫醫學三書:經方實驗錄(完整版)》由門人薑佐景整理,佐以說解,分上中下3卷,共計92案,內有16案標明為附列門人醫案。詳細闡述了師生二人數十年運用經方治病的經驗。目前我國大陸已經面世的《經方實驗錄》都是節選本,卷首有著重要文獻價值的序言不同程度地被刪除,書後具有重要學術價值論文構成的附錄也多無收錄,而這些附錄論文又是正文很多醫案多次提到的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還有,原書在數十個醫案後面附加有趣的醫林掌故、趣事也多被刪,本著忠實繼承、完整再現的原則,我們給讀者奉上一本原汁原味的完整版《經方實驗錄》。希望讀者讀後能有酣暢淋漓的快意。
目錄
上卷
第一案 桂枝湯證其一(穎師醫案)
第二案 桂枝湯證其二(穎師講授 佐景筆記)
第三案 桂枝湯證其三(穎師講授 佐景筆記)
第四案 桂枝湯證其四( 佐景醫案)
第五案 桂枝湯證其五( 佐景筆記)
第六案 桂枝湯證其六( 佐景醫案)
第七案 麻黃湯證其一(穎師醫案)
第八案 麻黃湯證其二(穎師醫案)
第九案 麻黃湯證其三(穎師講授 佐景筆記)
第一○案 麻黃湯證其四(穎師講授 佐景筆記)
第一一案 麻黃湯證其五(穎師醫案)
第一二案 葛根湯證其一(穎師講授 佐景筆記)
第一三案 葛根湯證其二(穎師親撰)
第一四案 葛根湯證其三(穎師講授 佐景筆記)
第一五案 葛根湯證其四(穎師講授 佐景筆記)
第一六案 葛根湯證其五(穎師親撰)
第一七案 白虎湯證其一(穎師講授 佐景筆記)
第一八案 白虎湯證其二(穎師講授 佐景筆記)
第一九案 白虎湯證其三( 佐景筆記)
第二○案 白虎湯證其四( 佐景筆記)
第二一案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證其一(穎師醫案)
第二二案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證其二(穎師醫案)
第二三案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證其三( 佐景筆記)
第二四案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證其四( 佐景醫案)
第二五案 葛根黃連黃芩湯證其一( 佐景醫案)
第二六案 葛根黃連黃芩湯證其二( 佐景醫案)
第二七案 葛根黃連黃芩湯證其三( 佐景醫案)
第二八案 葛根黃連黃芩湯證其四(穎師醫案)
第二九案 大承氣湯證其一(穎師醫案)
第三○案 大承氣湯證其二(穎師醫案)
第三一案 大承氣湯證其三(穎師講授 佐景筆記)
第三二案 大承氣湯證其四(穎師講授 佐景筆記)
第三三案 大承氣湯證其五(穎師親撰)
第三四案 小承氣湯證(穎師醫案)
第三五案 調胃承氣湯證(穎師醫案)
中卷
第三六案 桂枝二麻黃一湯證其一(穎師醫案)
第三七案 桂枝二麻黃一湯證其二( 佐景醫案)
第三八案 桂枝麻黃各半湯證其一(穎師醫案)
第三九案 桂枝麻黃各半湯其二(穎師醫案)
第四○案 桂枝加大黃湯證(穎師醫案)
第四一案 白虎加桂枝湯證(穎師講授 佐景筆記)
第四二案 麻黃附子甘草湯證( 佐景醫案)
第四三案 小青龍湯證其一( 佐景醫案)
第四四案 小青龍湯其二( 佐景醫案)
……
下卷
精彩文摘
病延一月,不飢不食,小便多而黃,大便闕,但轉矢氣,脈形似和,臟無他病,下之當愈,上膈有濕痰,宜大陷胸湯。
生川軍五錢,後人制甘遂二錢,先煎元明粉三錢,衝
【佐景按】有名袁茂榮者,南京人,年四十四,以賣麵為業,其麵攤即設上海民國路方浜橋順泰當舖前人行道旁。體素健,今年六月間忽病,纏綿床笫者達一月之久,更醫已屢,迄未得效。胸悶異常,不能食,兩旬不得大便,一身肌肉盡削,神疲不能起床。半月前,胯間又起跨馬疽,紅腫疼痛,不能轉側,至是有如千斤重量負係其間。自問病篤,無可為已。日:有能與我峻劑劇藥者,雖死,無怨也!史君惠甫與茂榮居相近,憐其遇,慨然邀師診。師至,按脈察證,日:此易耳。不能食者,濕痰阻於上隔也。不大便者,燥屎結於大腸也,濕痰阻於上者,我有甘遂以逐之。燥屎結於下者,我有硝、黃以掃之。一劑之後,大功可期,勿慮也。故師徑用大陷胸湯如上載,但囑服初煎一次已足。
茂榮以經營為生,性甚敏悟,雖不明醫理,顧知此為劇藥,必難下嚥。
因俟藥汁稍涼,閉目凝睫,滿欲一口而盡飲之。但藥汁氣味過烈,勉啜二口,輒不能續進,余其小半而罷。服後,嘔出濃痰,且覺藥力直趨腹部.振盪有聲,腹痛隨作,欲大便者三四次。卒無所下。至夜三鼓,腹痛更劇,乃下燥屎五六枚,隨以溏糞。據雲屎糞積於紙製香煙匣中,滿二匣。予嘗詰之日:何不用便桶耶?日:際此衰疲之時,尚有何能力起床耶?況家無長物,故權假煙匣作便桶耳。予為之莞爾。